中国养蛇学(精)
作者简介
蔡淳治。1974年生于湖北省武穴市,1992年人伍,1996年退伍。国内无公害蛇类养殖行业带头人,蛇伤治疗专家。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蛇伤与蛇毒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外科蛇伤及蛇毒医学专业委员会蛇蜂蝎产品开发研究会主任委员、亚洲蛇伤学会蛇蜂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山东省湖北商会常务副会长、烟台慈善家协会名誉理事、烟台母亲教育中心名誉理事、烟台菊福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湖北隆攀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从事蛇类养殖近20年,专门从事蛇类研究、繁殖、加工、贸易及产品开发,大力发展无公害养蛇和开发山林中草药,建立了一支从事蛇类养殖、研究、产品开发及蛇伤防治的专业队伍,掌握了五步蛇、棕黑锦蛇、王锦蛇等蛇种的人工孵化繁殖及饲养技术,蛇类养殖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他领导的公司立足当前实际,采取“农户+基地+公司”的产业开发模式,以发展蛇类养殖、保健品开发、蛇制品提取与研究、肉蛇销售一条龙式的产业形式,积极响应国家打造“新农业、新农村、新农民”的号召,以适应市场对蛇制品需求量的增大,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再就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温爱国,1959年11月出生于福建建阳,曾当过两年知青。1979年参加工作,先后当过仓库管理员、部门经理、团支部书记、团委委员,1990年从事蛇类的养殖和研究,曾任福建武夷山市武夷蛇类研究所所长、福建武夷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武夷蛇园总经理、武夷蛇博园园长、武夷蛇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武夷文化研究院研究员。 1999年8月在中央党校全国第三期非公有制经济理论与实务高级培训班学习,被称赞为“武夷蛇王”“蛇博士”。得到中央电视台的《致富经》《科技苑》《财富故事会》《理财在线》《走遍中国》《百科探秘》《乡约》《状元360》《每日农经》《快乐汉语》等栏目及福建、台湾、香港、澳门等多家电视台专题报道。多年来,从事养蛇与研究及文化交流,2009年举办首届“海峡蛇文化与生态研讨会”。 邹兴淮,教授,博士生导师,1940年生于四川,1960~1965年就读于四川大学生物系,毕业后分配至东北林业大学从事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及营养饲料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先后任实验室主任、教研室主任。并担任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养殖委员会常委兼办公室主任、中国动物营养研究会特产动物营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经济动物学报》及《野生动物》杂志编委等职,学科带头人,黑龙江省六、七、八、九届政协委员、提案委员。主编全国高等林业院校统编教材2部,主编、主译或合著专业著作16部(册),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先后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l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曾多次获东北林大科研先进工作者奖、工作优秀一等奖、园丁奖,受到当时的国家教委、农业部、林业部联合表彰奖励,1992年被评为林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劳伯勋,笔名尹剑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秦牧创作研究会常务理事,蛇类学教授,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养殖委员会爬行动物委员会顾问、中国《蛇志》顾问。 童年常捧读法布尔讲昆虫故事的书,爱听成人讲野生动物的见闻,并常到田野山林观察各种野生动物的生活,并带回小动物在家饲养,做观察日记,从而对动物的兴趣越来越深。196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系,先后在上海科技大学、华北化工学院、杭州浙江医科大学、广州暨南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由于对动物的酷爱,在从事蛇毒特生化的研究中接触到毒蛇,进而对养蛇发生浓厚的兴趣并全身心投入其中。 科普创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除在报刊电台发表科学小品外,还参加我国第一套《十万个为什么》动物部分的编写工作。科普书出版过多种,除《有毒动物》在中国台湾出版外,其余均在大陆出版。初时出过一些花方向的书,后来专写蛇。
内容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