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的魅力

春雨的魅力
作者: 汤伏祥|
出版社: 海峡文艺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54.17
折扣购买: 春雨的魅力
ISBN: 9787555037699

作者简介

汤伏祥,出版人,编审。1976年生,出版有《恩怨沧桑——现代文坛恩怨一瞥》《外国人眼中的袁世凯》《袁来如此——袁世凯与晚清三十年》专著及散文集《因你而美》等。

内容简介

变成“居民户”就了不起 吗? 那是1995年8月的一天, 勤劳的母亲贩卖了些茶青, 我和几个老人围坐在一起摘 茶尖。这活也不知道是什么 时候兴起的。我们村里祖祖 辈辈,都是这般勤劳,种田 种地,那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情了,一到春天,茶叶就一 茬一茬地长,然后我们就一 茬一茬地采。我小时候就和 母亲上山采茶过多次,其中 上邻村茶山采茶最是辛苦。 也就是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 ,我随母亲,带着饭盒、大 米,步行两个小时左右.翻 越两座山,到那里去采茶。 父亲很有眼光,当大家都还 窘困于村里茶山规模不大的 情况下,父亲就与几个友人 承包了邻村的一片集体茶山 。满山尽是茶树,我们一去 就是一整天,中午在山上用 饭盒蒸饭吃。女人们采茶, 我也跟着采。傍晚,父亲, 还有其他男人,就翻山来把 茶叶挑走,直接送镇上的茶 厂加工了。从春天到夏天, 父亲、母亲时不时要为茶叶 的事情奔波,当然,他们的 农活远非这点茶叶。父亲还 在村里办有碾米厂,这活已 够他忙的,还要种田、种地 瓜。母亲也一样,农活样样 都参与。父亲打稻谷、母亲 割稻谷,我们兄弟也偶尔帮 忙。父亲上山挖地瓜,母亲 在家刨地瓜,然后晒成地瓜 米。母亲虽是大户人家的女 儿,但这些农活样样会,手 脚麻利,相比而言,她做家 务倒是显得略为粗糙。 母亲先前是采茶叶,然 后直接将茶叶运到镇上去卖 ,不知道何时起,茶厂里开 始流行茶叶的茶尖与茶青分 开加工。茶尖就是茶叶的嫩 芽,单独摘下来,单独加工 ,茶叶就显得上档次,也就 可以卖个好价钱。母亲天生 有生意的头脑,看到了其中 的利润空间,就跟着村里几 个能干的妇女一起贩卖起茶 叶来了。也就是先收购村民 们采下来的茶叶,然后,雇 请老人帮忙将茶尖与茶青分 开,茶尖、茶青各自送到镇 上去卖。茶叶一斤才一块多 ,摘出的茶尖一斤可以卖到 十块多,茶青一斤也可以卖 到六七角,这样下来,一天 也能挣个大几十块。 8月的那天,我围坐着帮 忙摘茶尖,心情自然是愉快 的,倒不是看母亲能赚到多 少钱,也不是母亲会给我多 少摘茶尖的工钱,而是我即 将到福州来上大学了。前几 天,我刚刚去镇上办了户口 转出的手续。我的户口因此 从“农业户”变成了“居民户” 。这在当时是多么自豪的一 件事。若干年后,我有一次 回老家,村上一个姓叶的老 支书很自豪地告诉我说,他 的孙子去参军了,最诱人的 待遇就是户口从农业转为非 农业。我的大舅子,年轻的 时候,也好不容易到南平城 关弄了个“居民”的身份,可 从来没享受过“居民”的待遇 ,也不知道“居民”还有什么 待遇,后来想把户口迁回农 村老家,结果还一度迁不回 去。真是时代弄人,苦笑作 罢。在那个时代的人看来, 农业意味着农民。意味着落 后;非农业,就是居民,就 是城里人,就是先进,就是 发达。可怜的中国农民,一 个户籍制度,就把人分成了 两等。为了有朝一日能从农 业变成非农业,可谓用心良 苦。现在想来,真是无语安 慰。 高傲自满的我,看到自 己也从农业转为非农业,就 飘飘然起来。那次在摘茶尖 时,弟弟也坐在我身边,我 就一副了不起的德行。看到 弟弟茶尖摘得不好,就批评 起他来了。他从小就经常被 我骂。小时候,我大多比较 听话,家务活做了不少,弟 弟从来不做。我看了,心态 不平衡,就会骂他、批评他 。大多时候,他就跑开,自 己玩去了。后来,我上高中 时,他念书实在吃力,就中 途罢了,到福安城里打工了 。现在看来,那个年代很多 事情极为混乱。 弟弟打工时才十六岁, 属于童工。但当时在我们看 来却很正常,政府、企业估 计还没有童工这个概念。弟 弟能去城里打工,还得益于 一位我尊敬的校长介绍。这 位校长是我人生路上的贵人 ,我下面要单独写,这里先 不赘述。 这次围坐摘茶尖,自己 心情愉快,但却完全没顾及 弟弟的感受,还在批评弟弟 。弟弟向来对我尊敬,这是 我后来渐渐明白的。现在我 们兄弟俩可以说是无话不谈 ,他家许多事情还叫我拿主 意。但那次的批评,显然让 弟弟很失落——他说了句: 你以为自己变成“居民户”就 了不起吗?说完这话,就独 自跑开了。母亲看到这一幕 ,也说我不要太得意,我惭 愧得不知道说什么好。二十 年过去了,我依然记得清晰 。我不是在记住弟弟反击我 ,而是勉励我自己,不要太 高傲自大,上了大学有什么 了不起呢,从农业变成非农 业又有什么了不起呢?我永 远是农民的孩子,当时是, 今天还是。我还勉励我自己 ,不要取得一点成绩就得意 忘形了,兄弟永远是兄弟, 要多多体谅暂时处于你下位 的人,多多体谅他们的心情 。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