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文史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3.20
折扣购买: 鸿爪雪泥忆大师
ISBN: 9787520513784
曾祖邹容鲜为人知的多侧面 邹以海 英雄的侠义和亲情 曾祖邹容胸怀天下兴亡,是个人所共知的民族英豪, 但他同时还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情义男儿。 1903年,进步人士陈范在上海主编的《苏报》全文连 载了邹容的《革命军》。这篇两万字的战斗做文,引起了 清政府的极大恐慌。联合上海英国租界当局,清政府抓捕 了为《革命军》作序的章太炎。当时,邹容有时间脱身, 但他没有这样做。得知章太炎被捕,邹容只身到英租界巡 捕房投案,包裹着高高红头巾的印度狱警一把挡住他,不 相信《革命军》出自眼前这位青年之手。当邹容流畅背诵 出大段原文后,这个印度老爷兵惊讶不已。 刚入狱,邹容和章太炎被关在一个牢房。章太炎问他 为何不逃脱,邹容说:你为我而坐牢,我哪有道遥在外之 理呢!生死也要和你在一起。足见邹容的侠义。因为“苏 报案”,章太炎被判三年,邹容被判两年。在狱中他们相 濡以沫,以诗唱和,相互激励。 邹容个性刚烈,在狱中常为犯人的非人待遇与狱监抗 议争辩,章太炎劝慰他心平气和,静待出狱。清政府深知 邹容年轻激进,出狱后必会更加反叛。邹容的狱中结局由 此可想而知。章太炎在他的《邹容传》中这样描述曾祖邹 容牺牲时的情景:“其夕,积阴不开,天寒雨湿,鸡初鸣 ,卒于狱中,旦日,余往抚其尸,但其目不眼,同系者皆 疑医师受贿鸩之。”1905年4月3日凌晨,在旧中国“风雨 如晦,鸡鸣不已”的寒冷日子里,壮志未酬年仅20岁的曾 祖邹容,就这样被清廷毒杀了。 自幼聪颖、言行叛逆的邹容,和他大哥性格迥异。他 疾恶如仇,大哥则温良敦厚。在一次童子生的考试中,邹 容和大哥同在考场应考。因为考题偏僻难懂,考生多数无 从下笔,邹容便问考官,考官不但不解释,还差人要打邹 容的手板。12岁的邹容大声说道:“要打你来打,不要叫 别人来打!”说罢愤然离场罢考。邹容曾经宜称:衰世科 名得之有何用!其大哥却热衷科举,多次参加科考,最后 总算考取拔贡,先是候补知县,后来异地上任,仅半年后 清廷便垮台了。 在科举道路上分道扬镳,并没有妨碍邹容与大哥及家 人的骨肉亲情,这从他仅存的两封家书中便可见一斑。在 留学日本途中给父母和大哥的家书中,他充分表达了对父 母的思念和未能在家待奉二老的憾意,希望哥哥能回家侍 奉父母,以代为尽孝。 字辈的沿袭传承 我们邻家在清道光末期,随高祖邹建德(邹容的爷爷 )从湖广孝感原籍迁居重庆。到邻子瑶这辈,因为他经营 大米生意而致富,建立了一个衣食无虞的大家庭。于是, 他在小较场(现在的渝中区大都会附近)购置地皮,修建 了邹家祠堂。这是个有十来间厢房的院子,厅堂相当宽敞 。1917年,章太炎担任孙中山护法军政府秘书长时,曾带 领随从十余人赴云贵川说服地方军阀出兵护法,途经重庆 时曾来邹家祠堂看望邹容遗族,就在这个可容纳二三十人 的大厅房里合影一张。邹绍阳和章太炎同排而坐,我爷爷 邹兴树等族人在第一排席地而坐。这张珍贵的历史照片, 我家现仅存有一张影印件。1870-1885年,在邹子璠的悉心 打理下,邹家家道日渐殷实富裕,他有了八个儿子、四个 女儿,于是亲订字辈家谱,以“齐绍兴传,以道为纲”八 个字作为承传香火的辈分。邹容父亲这辈叫“齐”,子辈 称“绍”,邹容的名字叫邹绍陶,是邹子璠依据《诗经· 国风·王风》中的“君子阳阳,君子陶陶”两句而取,寓 意兄弟相处得喜洋洋、乐陶陶,和谐共生。我爷爷叫邹兴 树,我爸爸叫邹传参,我的儿子叫邹道嘉,名字都是依字 辈而来。这样的传承取名是希望发扬光大邹子璠和邹容的 奋斗精神,沿袭家族旺道的香火。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