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行为心理(0-1岁)(精)

婴儿行为心理(0-1岁)(精)
作者: 编者:(日)小西行郎|译者:解礼业|绘画:(日)横峰沙弥香
出版社: 国际文化
原售价: 69.80
折扣价: 44.00
折扣购买: 婴儿行为心理(0-1岁)(精)
ISBN: 9787512511187

作者简介

小西行郎,*本婴儿学会理事长,同志社大学婴儿学研究中心教授。1947年出生于*本香川县,毕业于京都大学医学部。历任京都大学附属医院早产儿中心医师,福井医科大学小儿科副教授,后作为*本文部省(现文部科学省)在外研究员赴荷兰学习发育行为学,回*后任东京女子医科大学婴幼儿行为发育学讲座特聘教授。 横峰沙弥香,插画家。在社交网站Instagram上分享自己与爱子的插画。粉丝现已过16万,著有《豆豆*记》。 解礼业,毕业于吉林大学*语语言文学专业,现任教于大连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本名古屋大学访问学者。

内容简介

1.像螃蟹一样吐泡泡 插图: 婴儿:涎着口水。 爸爸妈妈:(看着婴儿的状态)吃不下饭。 婴儿:母乳以外的东西我也想尝尝。 感觉嘴里的口水多起来了。口水不断涌出,可我却无法顺利咽下去,*终口水就变成气泡从嘴里涌出来了。围上围嘴儿也不管用,一会儿的工夫围嘴儿就被口水浸透了,我感觉很对不起妈妈。 我*近比较关注的是爸爸妈妈吃的东西。以前躺在*上不是很了解,原来爸爸妈妈吃的是什么东西我都不知道,而且他们吃得很开心。 当然,我还是很喜欢母乳和牛奶的,但是我也很在意爸爸妈妈吃的那些东西是什么味道。 我就这样在旁边看着爸爸妈妈吃,口水就*加抑制不住了。好羡慕啊!好想吃啊! 小西医生的建议:婴儿的口水会在5?7个月大的时候变多,但是婴儿无法顺利咽下这么多口水,于是就都流了出来。口水中含有消化酶。口水增多证明婴儿已经有能力消化食物了,标志着婴儿可以开始尝试断奶食品了。 2.咕哝嘴 插图: 婴儿:嘴里咕咕哝哝。 爸爸妈妈:(孩子)在吃什么呢? 婴儿:我也能咕哝嘴! 爸爸妈妈总是坐在桌旁吃饭。*近,我白天醒的时间变长了,所以爸爸妈妈为我准备了一把专用的椅子,让我跟他们坐在一起。 可是,令人遗憾的是,我的饭好像还没有做好。我听到妈妈说:“断奶食品看起来不是太好做,不知道我能不能做好。”什么是“断奶食品”?那是我的饭吗? 我看到爸爸妈妈吃饭,会不自觉地咕哝嘴。我的舌头可以在嘴里来回动弹了。 爸爸妈妈吃的饭是什么味道呢?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看起来很好吃。我先想象着练习一下咕哝和吞咽的动作吧。 小西医生的建议:婴儿咕哝嘴,证明婴儿的舌头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做好准备咀嚼块头大一些的食物了。这是可以开始吃断奶食品的一个标志。爸爸妈妈向孩子展示吃饭吃得很香的情景也是很重要的。如果全家人能够围坐在餐桌前,愉快地吃着断奶食品,那就太好了。 3.用舌头把汤匙顶出来 插图:这一时期,对婴儿来说,吃饭就像摸黑吃大杂烩一样。 婴儿:哇!这是什么?还是喝奶吧。 妈妈终于要喂我吃饭了。妈妈让我坐在椅子上,给我系上了围裙,端来一盘黏糊糊的东西,放在我面前。 因为是**次,所以我很兴奋,但是也有点紧张。因为我只喝过母乳和牛奶嘛。妈妈也有些紧张,这让我*加紧张。 妈妈让我“张嘴,啊——”,我还是有些害怕,不知道该怎么办。但是嘴被汤匙顶着,就无意识地就张开了。 心里刚想着“糟了”,可是,勺子已经进到我嘴里了,这可吓了我一跳,*后我用舌头把它顶回去了。这冷不防的,太过分了!婴儿也需要心理准备啊! 小西医生的建议:对于断奶食品,有的孩子能吃得比较顺利,有的孩子却**讨厌,吃不下去。吃母乳以外的东西是需要勇气的。妈妈们反思一下自己有没有一脸紧张、担忧的表情呢?可以试着全家一起怀着愉快的心情度过吃饭这段时间。 4.体重不增加 插图:个性各异。 敏捷!   壮实! 婴儿:我很灵活,很健康。 在去“育儿广场”的时候,我发现有很多跟我同龄的婴儿,他们的妈妈们都热衷于闲聊。*近聊得*多的就是断奶食品。我们咕哝嘴的时候还算状态不错,可是一旦真吃东西了,却意外地不顺利,这让妈妈们感到很沮丧。 我旁边的男婴很胖,很难想象他跟我一般大。他每天会吃三次断奶食品。我妈妈一脸羡慕。可是他太胖了,连扶着东西都站不起来。他就只能稳如泰山地坐着而已,看样子应该都不会爬。 我却能够轻松地移动到我想要去的地方,活动得这么多,够灵活吧?请放心,我很健康。 小西医生的建议:育婴手册中的成长曲线有相当大的波动幅度。即便是月龄相同的婴儿也会有很大区别,有的饭量较大、长得比较快,有的饭量较小、长得比较小巧。那些长得小巧的婴儿,身体轻快、活动能力强。总之,各有千秋。 5.发脾气 插图:这是要求妈妈停止所有活动,全力关注婴儿的警报。 婴儿:哇哇大哭。 婴儿:希望妈妈听自己说话。 妈妈带我去她朋友家做客,她家也有一个跟我年龄相仿的婴儿,那个孩子动不动就哭,所以他妈妈一直抱着他。 我在屋里到处探险,玩得不亦乐乎,随心所欲地穿梭于各个房间。可是,他好像必须要他妈妈抱着他才可以,不然就不高兴。真是会撒娇啊! 一旦他妈妈把他放到地板上,他就会吵闹,发出刺耳的哭声。于是,他妈妈就马上又把他抱起来了。之后,他就开始说“给我拿玩具”“我想吃那个”等,总是哭哭啼啼,真是好烦啊。 难道这就是让大人们俯首听命的魔法吗?!我要不要也试一试啊?还是算了吧,想想都觉得吵得耳朵疼。 小西医生的建议:还无法用语言传达意思的时候,婴儿会用刺耳的声音表达自己生气了。这也称为“好动肝火”“暴脾气”,其实是婴儿表达自我主张的方式之一。当婴儿可以用语言表达之后,自然就会好的。在跟孩子相处的过程中,要有心理准备,这种情况会持续一段时间。 6.撑住腋下,腿就不停地蹬地 插图: 妈妈:感觉孩子能走了,所以就撒手了,结果摔倒了。孩子很久都不原谅我。 婴儿:好想快点像大人一样走路啊! 看到哥哥和爸爸妈妈能够站着走、蹦跳、自由活动,我感觉特别羡慕。我刚能勉强翻身,连爬都不能随心所欲,但是我好想站起来走走啊。 这么一想,突然发现自己想把腿伸直看看。 现在,我不论是躺着还是坐着,都是膝盖弯着、大叉着腿。好开心啊! 虽然我自己还站不起来,但是妈妈从后面抱着我,我的腿就可以伸直,不停地蹬地板了。我感觉自己马上就可以站起来了呢。 小西医生的建议:婴儿的关节常保持弯曲的姿势,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腿部关节也会伸展开来。由于婴儿还不能独立支撑体重,所以,妈妈可以撑住婴儿的腋下,让孩子享*不停蹬地的乐趣。如果做到这一点,基本上就标志着孩子可以站起来了。 *科学:*本婴儿领域**数十年研究之作 *有趣:*本网红插画师70余幅趣味插画 *体贴:针对婴儿的每一个动作表情直接进行解读 *实用:精心设计婴儿成长手账,记录宝宝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