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与时间弯曲(共2册)/宇宙系列/推动丛书

黑洞与时间弯曲(共2册)/宇宙系列/推动丛书
作者: [美] 基普·S.索恩
出版社: 湖南科技出版社
原售价: 89.00
折扣价: 56.10
折扣购买: 黑洞与时间弯曲(共2册)/宇宙系列/推动丛书
ISBN: 9787535794550

作者简介

作者介绍: 基普?索恩(Kip S.Thorne)加州理工学院费曼理论物理学教授,LIGO引力波探测器计划发起人之一。他写过很多书,包括大家欢迎的《黑洞与时间弯曲》,曾与J?惠勒合著《引力》。1994年获得美国物理学联合会(AIP)科学著作奖。 译者介绍: 李泳,中科院成都山地所研究员

内容简介

与类星体相比,射电星系中央的吸积盘大概更安 静一些,安静的意思是吸积盘内的摩擦很小,于是热 量小,发光本领低,所以吸积盘远没有星系的其他部 分亮。这样,天文学家通过光学望远镜只看到了星系 ,没看到吸积盘。不过,吸积盘、旋转黑洞和穿过黑 洞的磁力线也许会像图9.7(d)(布兰福德—茨纳耶克 过程)那样共同产生强烈的喷流,喷流从星系流出来 ,进入星系际空间,在那里将能量传给星系的巨大射 电叶。 这些以黑洞为基础的关于类星体和射电星系的解 释是很成功的,人们不禁会说,它们一定是正确的, 而星系的喷流一定就是那个向我们叫喊“我来自黑洞 ”的惟一信号!不过,天体物理学家还是真够谨慎的 ,他们更相信铁一般的事实。而所有这些射电星系和 类星体的观测性质都可能有另一种不需要黑洞发动机 的解释:那可能是一颗比太阳重几百万或几十亿倍的 超大质量的磁化的快速旋转的恒星——这种恒星,天 文学家从未见过,但从理论上看,它可以在星系中央 形成。这样的超大质量恒星的行为很像一个黑洞的吸 积盘,它通过收缩(但不能收缩到临界周长以下)可 以释放大量的引力能;引力能通过摩擦为恒星加热, 使它像吸积盘那样发亮:束缚在恒星的磁力线可以旋 转,以喷流形式将等离子体抛出去。 某些射电星系和类星体的能源可能就来自这种超 大质量恒星。但是。物理学定律认为,这样的恒星会 逐渐缩小,并在接近临界周长时发生坍缩而形成黑洞 。恒星在坍缩之前的总寿命会远小于宇宙的年龄。这 意味着,虽然最年轻的射电星系和类星体可能以超大 质量恒星为能源,但更老的能源,几乎肯定来自巨黑 洞——几乎肯定,但不是绝对肯定。这些论证还没成 为铁的事实。 巨黑洞多吗?在20世纪80年代。逐渐积累的证据 表明,这样的黑洞不仅存在于大多数类星体和射电星 系,也存在于很多大的正常(不射电的)星系,如银 河系和仙女座,甚至还存在于某些小的星系核中,如 仙女座的矮伴星M32。在正常星系(银河系、仙女座 、M32)中,黑洞周围可能没有吸积盘,或者只有很 薄的盘,只能流出很少的能量。 我们银河系里这种黑洞的证据(如1993年的)是 很诱人的,但还远没有证实。关键的一点证据来自星 系中心附近气体云的轨道运动。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 学的汤斯(Charles Townes)和他的同事们发现,气体 云在绕着一个约300万个太阳质量的天体转动;射电 观测表明,在这个中心天体位置上有一个很特别的但 不太强的射电源——这个射电源惊人地小。还没有我 们的太阳系大。不过,这正是我们希望的一个安静的 只有薄吸积盘的300万个太阳质量的黑洞应该具有的 观测性质。但它们也容易用别的办法来解释。 巨大黑洞可能存在而且存在于星系的中心,这令 天文学家感到非常惊奇。不过,现在想来,我们还是 本书成熟时间介于《时间简史》和《宇宙的琴弦》之间,译文十分的流畅且准确,一经推出便获大量读者好评。 本书讲述了我们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革命及其重要结果,它也是一个迷人的故事,作者曾亲历过为认识黑洞这一也许是宇宙间最神秘事物的奋斗和成功。 本书是在物理学原理基础上结合了高度的想象,作者力图超越人们目前的牢固知识而进入一个与我们地球的日常生活全然不同的物理世界。 2018年新版的《第一推动丛书》全新设计了版式和封面,简约个性,提升了阅读体验,让科普给你更多想象。 随书附赠价值39.6元由汪洁、吴京平掰开揉碎,带你懂科学好书的《经典科普解读课》6折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