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资管(中国资管业的十倍路径)
作者简介
博士。兴业银行首席策略师,研究领域包括大类资产配置策略,并广泛参与监管机构相关研究讨论与政策咨询。曾任国泰君安公司首席策略师、策略研究团队负责人,获得新财富、水晶球、金牛奖等奖项。任中国政协上海市委协商议政咨询高级专家等。;.;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博士。兴业研究首席金融行业分析师,研究领域包括金融机构转型、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发展研究。曾任国泰君安证券非银行金融分析师,曾获新财富、水晶球、金牛奖等奖项。
内容简介
\\\\\\\"第一章 增长模式转变是超级资管产生的本质 与全球经历同样增长路径的国家相比,中国除了长期维持较高增速外,还有不少独特性,其中之一就是人口老龄化的提前出现。 与其他经济体相比,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劳动年龄人口占比的上升是重合的,这就是俗称的“人口红利”。这个指标一般由劳动年龄人口与非劳动年龄人口的比来表示(其倒数被称为总人口抚养比)。比例越高,经济中的劳动力供应越充足。数据显示,中国的人口红利在2010年达到最高点,其后一路下行。这主要是由低生育率造成的。 在政策和经济的双重影响下,中国总和生育率不断下行。20世纪60年代是生育高峰期,80年代中期开始,生育政策进一步收紧,总和生育率继续下降。近几年生育政策逐步放松,但并未扭转生育率低迷的现象。国际经验也表明,生育率随着经济发展而呈现下降趋势,且难以扭转。 人口流动的制度性壁垒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共同结果就是“未富先老”,人口结构提前老龄化。相比其他亚洲国家,如日本、韩国等,中国在老龄化来临之际,还处在中等收入水平。从201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算起,到2023年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中国可能要花13年,而日本和韩国等国家在进入老龄化社会之前,就已经完成了向高收入国家的转型。同样,在城市化方面,中国也远远落后。2010年之后,中国的人口红利开始快速消退,其下降的速度是最明显的。相比较而言,印度将在2040年,菲律宾将在2050年达到人口红利的峰值。而与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相比,在人口红利出现拐点的时候,中国的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却相对较低。这就是所谓的“未富先老”的问题。 近年来,我们对人口老龄化的关注有所提升,但忽略了人口政策潜在的红利机会。政策红利体现在中国人口教育程度不断提升,人口红利从“数量”转向“质量”。1999年开始,中国高校进入扩招期,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出现井喷式增长。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快速增加,以及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留学人员的回归,中国高等学历人数在全部劳动人口中的占比持续攀升,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口占比从2000年的1.37%(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上升至2018年的6.64%(中国统计年鉴抽样数据)。从趋势上看,中国专科及以上学历人口在劳动人口中的占比预计每年将有1个百分点左右的增长。 在教育、研发、创业创新大潮的驱动下,高校毕业生积极投入制造业的升级换代中,促进了中国向高端制造等产业的转型。招聘网站的数据显示,美国刚通过职业证书考试的消防工程师、工料测量师和工程造价师的年收入在12万~15万美元,而中国相关职业从业人员的年收入约20万元。在同等劳动质量的前提下,中国高素质员工要求的薪酬回报更低。中国有更多相对低成本、高素质的工程师,这一方面有利于中国企业将更多研发费用投入产品创新过程,实现企业更高质量的成长;另一方面保证了中国制造业相对于东南亚、南亚地区,有更好的劳动力素质和产品质量的优势。 \\\\\\\" \\\\\\\"~~~~从多个角度审视资管业,全景式展现历史、现状和前景 这本书总结了目前资管业的发展根基,分析了资管市场的各方参与者,更总结美日等多国的经验教训,内容丰富立体,一目了然,深入到位。 ~~~~~~一线从业人员紧扣行业现实,结合数据进行分析 兴业银行首席策略师乔永远及其研究团队,以自身一线工作经验,结合行业现实,以大量数据为辅佐,逐一剖析资管业发展现状、机遇,适合从业人员一再研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