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J-星子历史文化丛书:南康名宦

GJ-星子历史文化丛书:南康名宦
作者: 查勇云 著
出版社: 江西人民
原售价: 30.00
折扣价: 20.70
折扣购买: GJ-星子历史文化丛书:南康名宦
ISBN: 9787210112020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孔宜 一个地方行政区划的设置与变更,反映着这片土地上 的风俗流变与兴衰。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开国不久的北宋朝廷在鄱 阳湖西岸设立了一个新县——星子县。 自唐朝至五代,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鄱阳湖区新设了 几个县。公元622年(唐初)从彭泽分出都昌县,公元957 年(五代)从彭泽分出湖口县。此时,星子还属江州德化 县,五代杨吴大和年间(927—935年)才设立有士兵戍守 的星子镇。 开宝九年(976年)末,孔宜被任命为司农寺丞,掌 管江州德化星子镇市征,相当于现在管理财政和税务的官 员。 星子镇位于一座半岛上,所属水域为鄱阳湖区狭长地 带。在以水运为主的古代,鄱阳湖是贯通中华南北的黄金 通道。孔宜到星子镇不久,发现这里的地理位置十分重 要,是北通京都、南下五岭的必经之处,为控扼军事与交 通要冲之锁钥。 于是,孔宜向朝廷上奏:“星子当江湖之会,商贾所 集,请建为军。”朝廷很重视孔宜的奏表,朝议认为此地 丁户少,也许由“镇”升为“军”幅度太大,有些突兀, 最终以“地狭人稀”为由,只批准星子升镇为县。第二年 才批准设立星子县,孔宜为第一任知县。 仅仅过了三个年头,即太平兴国七年(982年),朝 廷在星子设南康军,辖都昌、星子、建昌(今永修、安 义)三县,军治在星子县城。“军”是宋才有的行政区 域,与府、监同级,监多设在矿区,军则设在交通与军事 要道。南康军的设立,证实了孔宜的敏锐与前瞻的眼光。 没等南康军设立,孔宜就已被调回朝廷。 孔宜,字不疑,山东曲阜人,生于天福六年(941 年),为孔子第四十四代嫡传长孙。他自幼聪颖,十岁能 文。北宋初期,百废待兴,孔宜未能袭封爵号。于是他与 其他士子一样,进京应试,冀走科举之路,可惜初试不 第。乾德四年(966年),孔宜上书皇帝,陈述自己的家 世,期望为朝廷效力。宋太祖赵匡胤阅后破例下诏“复其 宗”,赏孔宜九品官阶,任其为山东曲阜县主簿,主掌孔 府祭祀,只是仍未封爵。后又任命他为黄州(今湖北黄 冈)军事推官(八品),佐理军务。 孔宜在星子知县任上回调京师,向朝廷复命时献文赋 数十篇。宋太宗阅罢很高兴,召见孔宜,问及家世及近 况,认为孔宜“言忠行笃,守法奉公”,人才难得,故特 下诏: 素王之道,百代所崇,传祚袭封,抑存典制。文宣王 四十四代孙、司农寺丞宜服勤素业,砥砺廉隅,亟历官 联,洽闻政绩,圣人之后,世德不衰,俾登朝伦,以光儒 胄。可太子右赞善大夫,袭封文宣公,复其家。 孔宜被擢升为太子右赞善大夫,同时也恢复了孔氏世 袭封号,孔宜袭封文宣公。太子右赞善大夫这个职务虽无 实权,但担任者却为皇帝信任的人。因为太子是皇帝的接 班人,未来的最高统治者,非亲信之人,不可能给予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