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全译典藏版)(精)/经典名著大家名译

复活(全译典藏版)(精)/经典名著大家名译
作者: (俄)列夫·托尔斯泰|总主编:闻钟|译者:吴兴勇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原售价: 35.8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复活(全译典藏版)(精)/经典名著大家名译
ISBN: 9787100113106

作者简介

吴兴勇, 男,1938年11月生,湖南省邵阳市人。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炎黄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已出版的著作和译著有《炎黄源流图说》、《卡耐基》、《南丁格尔》、《海伦勒》、《一代兵仙韩信大传》、《生死之谜》、《灵与肉的炼狱》、《作家之妻》、《形形色色的巫术》、《暴发户秘史》、《阿·托尔斯泰童话集》、《卓娅和舒拉》、《报刊楚史题录》、《美国史译丛》、《帝王春秋》、《帝王大全》、《汉族的历史与发展》、《母亲》、《湖南社会科学年鉴》(后四本与人合作)等。此外,发表论文、译文160多篇,重要论文有:《拉卡托斯对波普尔科学哲学的继承和发展》、《匈奴西迁的自然地理原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2011年12月出版了《马可·波罗发现中国》,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小说家、评论家、剧作家和哲学家,同时也是非暴力的基督教无政府主义者和教育改革家。托尔斯泰出身于名门贵族,享受着优越的家庭条件。他一岁半丧母,九岁丧父,由姑妈抚养长大。 托尔斯泰自幼就开始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但是他并不喜欢上流社会的生活,他将全部精力与情感寄托于文学创作。他的作品多描写俄国革命时期的人民的顽强抗争,因此被称为“俄国十月革命的镜子”。列宁曾称赞他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一个地主的早晨》等。

内容简介

“您要提玛丝洛娃?”她问道,同时领着这个值 班的狱卒走近囚室朝向走廊的一扇门。 男狱卒用一个铁条将门弄得叮当作响,开了锁, 打开了囚室的门,从门内涌出一股比走廊更臭的气味 ,他叫道: “玛丝洛娃,上堂!”随即他又虚掩上门,等待 着。 即使在监狱的院子里,也有城市里的风刮来的田 野中的清新的富有生机的空气。但是在走廊里却只有 浸透了粪便、焦油和腐烂物的气味,令人难受地导致 伤寒病的空气,它使得任何再次进入这儿的人立刻陷 入灰心和忧郁之中。尽管这位女狱卒早已习惯了这种 污浊的空气,可从院子里来到这儿对她也是一种折磨 。她一踏人走廊,就突然感到疲乏,想要睡觉。 监狱中响起一片忙乱的声音,妇女们的说话声和 光着脚走路的声音。 “打起精神来,好不好,等一下可得动作麻利点 ,玛丝洛娃,我说!”年老的男狱卒在囚室门旁呼叫 道。 过了两分钟,一个身材不高、胸部隆起的妇女从 门里走出来,她穿着白色的女上衣和白色的裙子,外 罩一件灰色的长袍,她灵巧地一扭身,就到了男狱卒 的跟前。这妇人的脚上穿着亚麻织的短袜,袜子上是 囚犯穿的女式暖鞋,头上缠着一块白色的三角头巾, 从头巾下面,明显是有意地,露出一圈黑色的鬈发。 妇人的整张脸显得特别白,这种白色常常可以从被羁 押很久的犯人的脸上看到,它令人想起地下室的马铃 薯的幼芽。她不大的宽手和从长袍的大衣领中露出的 丰满的白脖子也呈现出同样的特殊的白色。人们见了 这张脸,免不得要感到惊讶,特别令人惊讶的是在这 张苍白的脸上,有一双黑色而炯炯有神的、虽有点肿 胀却十分鲜活的眼睛,只是其中的一只眼有点歪斜。 她将身子挺得很直,鼓起胸脯。走出牢门、到了走廊 上后,她略微仰着头,抬眼直视着男狱卒的眼睛,似 乎在说,她已准备好了,可以做一切要求她做的事。 男狱卒正要锁牢门,从里面伸出一个没戴头巾、头发 灰白的老太婆的苍白而严峻的满是皱纹的脸。老太婆 唠叨着向玛丝洛娃说个什么事。但男狱卒用牢门推压 老太婆的头,那头便不见了。牢房里有一个女人哈哈 大笑起来。玛丝洛娃也微笑着,转身朝向门旁的有格 栅的小窗。老太婆从另一边将脸贴在小窗上,用嘶哑 的声音说: “多余的话不说,咬定一个说法不改。” “只要有一个说法做结论就行了,我想做了结论 总比现在好。”玛丝洛娃说,摇了摇头。 小窗内露出的老太婆的眼睛不见了,而玛丝洛娃 走到了走廊的中央,以快捷的小步跟随在年老的男狱 卒的身后。他们走下监狱的楼梯,经过比女监更臭更 嘈杂的男监,这些监牢里到处都有一双双的眼睛在门 旁的气窗里瞅着他们不放。随即到了监狱办公室,已 经有两个荷枪实弹的押解士兵站在那儿等,坐在那儿 的录事将一张满是烟草气味的纸交给士兵的一位,一 面指点着这名被拘留的女犯,说道: “交给你们啦。” 这个士兵是个来自下诺夫哥罗德的土包子,红脸 膛,满脸麻子,他将这张纸在军大衣的翻袖口里藏好 ,微笑着,脸朝女犯的方向,向自己的同伴使了个眼 色,那个兵是个大颧骨的楚瓦什人。士兵们押着女犯 走下楼梯,走向大门。 主要出口的大门上只敞开了一痢小便门,士兵们 和女犯跨过便门的门槛,到了院子里。他们走出围墙 ,便到了城市中心的用石块铺砌的大街上。 那些赶大车的、做小生意的、在店里做厨娘的、 做工的、干公务的都停下脚步,十分好奇地回过头来 ,打量这名女犯人,另一些人却摇着头,心中思忖道 :“这个女人不像我们一样安分守己,做了坏事,才 落到如此地步。”孩子们十分害怕地瞧着这名女暴徒 ,令他们稍稍心安的是,有兵士跟着她,使她什么坏 事也做不成了。一个乡村来的卖煤的庄稼汉,在一间 小饭铺喝茶,此时起身走近她,画着十字,施舍一个 戈比给她,她脸红了,低下头来,嘴里喃喃地说着什 么。 女犯感觉到从各方面倾注到自己身上的视线,虽 未转动头颅,仍不由自主地斜视着那些看他的人,自 己成为众人关注的对象,这令她稍稍感到欢欣。令她 欢喜的还有比监狱中更清新的更令人愉悦的空气,但 是她早已不习惯于走路,现在沿着石板路行走使她感 到难受,特别是穿着这双不合脚的囚犯鞋,更添了几 分痛楚。经过一家面粉店时,她看见一些鸽子在摇摇 摆摆地行走觅食,只有这些鸽子不会欺负人,不会惹 人伤心,她几乎在一只蓝色的鸽子前停下脚步,那只 鸽子扑的一声飞起,拍着翅膀,紧擦着她的耳畔飞过 ,使她感受到一阵清风。女犯的脸上绽开了笑容,可 然后又沉重地叹了一口气,她记起了自己的境遇。 P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