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任第一年(小团队管理全攻略)

上任第一年(小团队管理全攻略)
作者: 林国峰|责编:蒋先润
出版社: 广东经济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30.60
折扣购买: 上任第一年(小团队管理全攻略)
ISBN: 9787545469462

作者简介

林国峰 VUCA时代的组织与绩效专家 北京和林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理工大学MBA、中国企业联合会管理咨询委员会执行委员、国际注册管理咨询师(CMC)、国家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实战派企业经营管理专家、组织变革与领导力发展咨询专家、人才与绩效咨询顾问。 曾在《企业文化》《中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中国经济周刊》《中国工商报》等报刊杂志发表了《一个小企业老板的MBA课》、《中小企业协同优势》等多篇经管类文章。 有着近20年的企业高级管理实战经验,擅长企业变革转型、绩效改善、领导力开发、中高层管理技能提升、人才发展、团队建设、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等方面咨询与培训业务。曾服务于正大集团、海尔集团、新中新集团、启迪桑德、中企动力、江川金融、中建政研集团等多家知名企业。

内容简介

1 通过下属,实现团队经营目标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摩文经调查发现,大多数成功 的领导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会极力限定自己的工作范围 。这恰恰是很多新上任的主管无法意识到的一点。大多数 新上任的主管,还是秉承“新官上任三把火”的理念,决 心在新的岗位凭借自己的个人能力去实现团队目标。事实 表明,一个成功的主管一定能够最大限度地开发下属的能 力,通过下属来实现团队的经营目标。 我曾经遇到过一个5个人的小团队。这5名员工中,有 一名员工表现特别优秀,晋升到了主管的位置。俗话说‘ ‘新官上任三把火”,新上任的主管在新的位置上,更加 卖力地工作。团队大大小小的事情,他都要亲自过问,把 关每一个细节。 有人一定会说。这是一件很棒的事情。领导应该都喜 欢这样有干劲儿的员工,员工也会喜欢这样负责任的主管 。但是仔细想想,真的是这样吗?如果主管还是像员工一样 去工作,那主管这个身份的意义是什么?当你成为一名主管 时.你需要带着这个问题出发,去适应自己的新角色,找 到自己存在的意义。 对于新上任的主管而言。想要证明自己并没有错。只 是从员工到主管,角色变了,努力的方向也应该改变。员 工的方向是“为业务工作而努力”,而主管的方向则是“ 为管理工作而努力”。这是一种工作方向的转变,更是一 种思维的转变。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某销售团队有5名员工.公司要求 该团队每个月要完成20万元的销售业绩。如果你是主管会 怎么做? 一般来说,新上任的主管会选择以下两种方式: 第一种:主管自己完成10万元的销售额,下属平均每 人完成2万元的销售额。 第二种:主管自己完成5万元的销售额。下属平均每人 完成3万元的销售额。 第一种方式,新上任的主管为了在上级和下属面前好 好表现自己,一个人承担了一半的销售额,远远超出员工 的任务量。 第二种方式,相对于第一种而言.主管已经具备一定 的管理意识,但是并没有充分尽到做主管的责任——下属 的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也就是说无论是选择以上哪种方式,都不算一名合格 的主管。这两种任务分配方式的思维,还停留在员工思维 。 员工的工作主要是完成日常的实际工作和业务操作, 这些都是程序化的工作任务。而作为管理者,需要做的是 劳心费神地思考,团队的任务要分配给谁来做,谁有能力 做好,并且需要监督他们完成任务,确保最终能达到团队 目标。 在上述举例中。真正优秀的主管,应该通过团队成员 完成20万元的团队目标。 为了更明确地看出员工思维跟主管思维之间的差别, 请看表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