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泉根散文精选(彩插版)/名家散文典藏

王泉根散文精选(彩插版)/名家散文典藏
作者: 王泉根
出版社: 长江文艺
原售价: 26.00
折扣价: 16.20
折扣购买: 王泉根散文精选(彩插版)/名家散文典藏
ISBN: 9787535499837

作者简介

王泉根,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亚洲儿童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中国文化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儿童文学研究。 曾出版《王泉根论儿童文学》《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主潮》《新世纪中国儿童文学新观察》《中国人姓名的奥秘》《中国姓氏的文化解析》《中国人名文化》等十余种著作,曾获国家图书奖提名奖(2001)、首届(1995)与第三届(2003)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曾宪梓优秀教师奖(1997)、台湾杨唤儿童文学特殊贡献奖(1990)等。

内容简介

我们的“龙公龙婆” 浙江人讲虚岁,春节一到就年长一岁。父亲已八 十有八,虚岁八十九岁。母亲虚岁也是八十九岁,但 比父亲小几个月,因而以农历生肖计,父亲属龙,可 谓“大龙”,母亲属蛇,蛇是“小龙”。按照“做九 不做十”的民俗,春节我们围坐在父母身边,向龙公 龙婆敬酒奉茶,分享蛋糕,庆贺二老九十大寿。 二老身体均好。春节回家,见父亲依然眼不花耳 不聋,看报纸不用戴老花镜。母亲虽然满头银丝,但 发长且密。母亲不无得意地说,过年前去理发铺做头 发,理发师还夸她的满头长发呢。 酒过三巡,这酒是四弟自酿的葡萄酒;菜有五味 ,这菜是几位重庆的弟媳烹调的川菜浙菜。父亲已微 醺,望着我们说:“眼看都快九十了,我要总结三条 。” “第一条,世上只有妈妈好,没有老汉也不妙。 你们要永远记住母亲的伟大,当然记住老汉也好。” 父亲说得很幽默,餐桌上一片笑声。这里要做点“翻 译”:川渝方言称父亲为“老汉”,父母年轻时从浙 江到重庆做工谋生、破石扎根已六十多年,虽然在家 里依然满口绍兴方言,但也掺和了不少川渝方言,“ 老汉”即是其一。 “第二条,老四与媳妇待我们真是好,我们一个 月只缴600元生活费,什么都包了,连电话费也不要 我们缴。”父母退休后,一直与四弟一家住在一起, 吃得好住得好,特别是关系融洽,二老无忧无虑,心 情愉快。家在重庆的二弟、三弟他们也不时过来问寒 问暖。有重庆诸弟的悉心尽孝,这使在京、沪谋生的 我和小弟十分宽慰,特别是我这个当大哥的更可以全 身心对付自己的事业。因而当父亲的话音一落,我就 举杯提议,大家一起向四弟、四弟媳敬酒。我的眼眶 有点湿润,我们只是逢年过节回来看看父母,平时电 话问候而已,而他们是一年365天,眼睛一睁,侍候 到熄灯,有时夜里也要起来,多不容易啊! “第三条,我们俩可以说是‘三好老人’:福气 好,运气好,身体好。”父亲总结得太好了,围桌而 坐的儿孙们欢呼雀跃,频频向三好老人敬酒夹菜。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种感觉,一股暖流,一片气场 。我们人人都沉浸在龙公龙婆这两棵大树荫庇下的幸 福暖流和气场中。唯愿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此心此 意定格而永恒。 虽然二老身体均好,但“养身术”却不同:父亲 乐观而母亲多虑,父亲好动而母亲爱静。父亲常说, 他的养身术最重要的一条是养身先养心,养心的核心 是心态平和。最能体现父亲心态平和的是:报喜不报 忧,心里总想着好事、开心事,不想、不说不开心不 顺心的事。每年辞旧迎新之际,父亲必要总结大家庭 这一年的“十件大事(喜事)”,同时又向大家郑重 预告新年将至的喜事。 父亲认真地统计了我们大家庭老老小小的出生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