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宁娜(上下)/外国文学经典

安娜·卡列宁娜(上下)/外国文学经典
作者: (俄罗斯)托尔斯泰|总主编:柳鸣九|译者:智量
出版社: 河南文艺
原售价: 69.00
折扣价: 43.50
折扣购买: 安娜·卡列宁娜(上下)/外国文学经典
ISBN: 9787555901112

作者简介

智量,全名王智量,笔名智量。著名翻译家、学者。生于1928年6月,江苏省江宁县(今南京市江宁区)人。中共党员、民盟成员。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俄语文学系,留校任教。1954年转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1958年被划为右派,下放到河北和甘肃农村,二十年历尽困厄。1978年被调入华东师范大学,为中文系教授,1993年退休。历任上海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全国高校外国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作家协会理事、上海翻译家协会理事,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他是新中国成立后普希金代表作《叶甫盖尼·奥涅金》第一个译本的译者,翻译了俄罗斯及其他国家的多种文学名著,深受读者欢迎。他的长篇小说《饥饿的山村》被著名学者贾植芳誉为“大大超过了教授小说通常的闲适飘逸的境界”,“能够再现生活的原始面貌,既挖出了垂涎血与肉,又达到了超越现实的一种哲理性思考的深刻境界”。

内容简介

幸福的家庭都彼此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 幸。① 奥勃隆斯基家里一切都混乱了。妻子知道,丈夫 跟家中原先的法国女家庭教师有染,她向丈夫宣布, 不能跟他在一个屋子里同住。这种状况已经延续三天 ,夫妻两人自己,所有家庭成员,以及一家上下老小 全都感到痛苦。所有家庭成员和上下老小都觉得,他 们大家生活在一起已毫无意义,每家客店里偶然相聚 的人们,也比他们,奥勃隆斯基的家庭成员和一家老 小更加亲密无间。妻子不从她的那几间屋子里走出来 ,丈夫三天不回家;孩子们满屋乱跑,失魂落魄一般 ;英国女家庭教师跟女管家吵架,还给女友写信,请 求为她找个新差事;厨师昨天正当开午饭的时候就走 了;千粗活的厨娘和车夫都要求辞工算账。 吵架后的第三天,斯捷潘·阿尔卡季伊奇·奥勃 隆斯基公爵——斯季瓦,社交界都这样叫他——在通 常时间,也就是早上8点,睡醒了,但不是在妻子的 卧室里,而是在自己的书房里,在一张精制山羊皮沙 发上。他把自己精心保养的躯体在有弹性的沙发上翻 转过来,仿佛还想再大睡一阵。他紧紧抱住枕头另一 端,又把面颊贴上去。然而他突然一跃而起,坐在沙 发上,睁开了眼睛。 “啊,啊,这是怎么回事儿?”他想,一边回味 着梦境。“啊,这是怎么回事儿?对!阿拉宾在达姆 什塔特②请客吃饭;不,不是在达姆什塔特,是个美 国什么地方。对,可是这个什么达姆什塔特就是在美 国的呀。对,阿拉宾在一张张玻璃台子上设宴,对— —连台子都在唱歌:Ilmio tesoro①;也不是Il mio tesoro,是个什么更好听的,还有多么漂亮小巧 的长颈玻璃酒瓶,原来它们不是玻璃瓶,是些女人呀 。”他在回想着。 斯捷潘·阿尔卡季伊奇的眼睛在快活地闪亮,他 微笑地沉思着。“对,真好,非常好。那儿还有好多 美妙的东西,可是你没法儿用话说出来,就是想也想 不清。”这时,他发觉一线阳光从厚绒窗帘的一侧透 进来,这才快活地把脚从沙发上甩下,伸过去寻找拖 鞋,那是妻子用金色上等羊皮细心缝制的(去年的生 日礼物)。他又按九年来养成的老习惯,不抬身,便 把手伸向卧室里挂他晨衣的地方。他这才忽然记起, 他是怎样和为什么没有睡在妻子的卧室里,而是睡在 书房里;笑容从他脸上消失了,他皱起眉头来。 “哎,哎,哎!哎呀!……”他叹息着,记起所 发生的一切。于是他重新又在头脑中描画着跟妻子争 吵的全部细节,他全然走投无路的处境,和那尤其令 他苦恼的、他自己的罪过。 “是呀!她不会原谅,也不能原谅。最可怕的是 ,这一切都怪我,——怪我,可我又没有过锚呀。整 个悲剧都在这里,”他想,“唉,唉,唉!”他绝望 地一边数落,一边回想着这次争吵中自己最感沉重的 那些情景。 最不愉快的是那第一分钟。当时他刚从剧院回来 ,愉快而得意,手里拿着一个给妻子买的大梨。在客 厅里没见到妻子;奇怪,书房里也没找到她;最后看 见她在卧室里,手里捏着那张倒霉的、暴露了一切的 纸条。 她,这个操心的、忙碌的、不大聪明的女人,朵 丽①,一动不动坐在那里,手里捏着那张纸条,面带 恐惧、绝望和愤怒地凝望着他。 “这是什么?”她问,指着那纸条。 每想起这个,斯捷潘·阿尔卡季伊奇感到难受的 ,主要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他当时如何回答妻子的问 话。 那一刻他身上所发生的,是那些干了什么丑事突 然被揭发出来的人往往遇到的情况。他站在妻子面前 ,罪过被揭发了,他又没能事先准备好一副面孔来应 付这局面。当时他没有觉得委屈,没有悔恨、辩解、 求饶,甚至也没有依然故我、无动于衷,而所有这些 都比他那时所做得要好!那时他的面孔上全然不由自 主地(“大脑反射”,斯捷潘·阿尔卡季伊奇心想, 他是爱好生理学的),忽然全然不由自主地露出一个 惯常的、好心的、因此也是愚蠢的微笑来。 他不能原谅自己这个愚蠢的微笑。一看到这个微 笑,朵丽浑身一颤,仿佛出于肉体的伤痛,突然怒气 大作。生性急躁的她,流水般吐出一连串难听的话语 ,从房中奔了出去。她从此不愿再见到这个丈夫。 “都怪这个愚蠢的微笑不好。”斯捷潘·阿尔卡 季伊奇心想。 “可是怎么办呢?怎么办呢?”他绝望地问他自 己,找不到答案。 斯捷潘·阿尔卡季伊奇是一个对自己很诚实的人 ,他不能欺骗自己,硬说他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 他,一个三十四岁的、英俊多情的男人,他不爱自己 的妻子,不爱这个只比他年轻一岁的、五个活着的两 个死去的孩子的母亲,对此他现在并不感到后悔。他 只后悔自己没能更好地瞒过妻子。然而他感受到了自 己处境的全部分量,并且也为妻子、孩子和自己感到 遗憾。若是他早料到这事会如此激怒她,或许他有办 法把自己的错事更好地瞒过,不让妻子发觉。显然他 从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不过他已隐隐觉得,妻子早 就发现他对她不忠,而又假装没有看见。他甚至觉得 ,她,一个已经衰老、风韵毫无、普普通通的女人, 仅仅是家庭中一个贤良的母亲而已,公平地说,应该 谦虚点才是。而结果竟完全相反。 “哎呀,真糟糕!唉,唉,唉!真糟糕!”斯捷 潘·阿尔卡季伊奇一筹莫展,反复地自言自语说,“ 而这以前一切都是多么顺利,我们日子过得多好啊, 她因为有这些孩子,既满足又幸福,我什么也不去妨 碍她,让她随意去料理孩子和家务。的确,糟就糟在 这个女人是我们家的家庭女教师。真是糟糕!追求自 己家里的女教师,这总有点儿庸俗、下流。可这是一 个多漂亮的女教师啊!(他生动地回忆着罗兰小姐那 双狡黠的黑眼睛和她的笑容。)但是她在我们家的时 候,我什么也没让自己干过呀。糟糕的是,她已经… …这一切可真是的,好像故意跟我过不去!唉,唉, 唉!但是怎么、怎么办呢?” 除了生活对一切最复杂最无法解决的问题所能给 予的那个答案之外,再没答案了。这个答案是:日子 总得过,也就是只好把一切忘却。此刻再用睡梦来忘 却已不可能,至少得等到晚上;重新回到那音乐声中 ,那长颈玻璃瓶女人所唱的歌声中,也不可能;于是 ,就必须像做梦一样过眼前这日子,好忘却一切。 P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