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荣讲庄子

傅佩荣讲庄子
作者: 傅佩荣
出版社: 北京联合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26.60
折扣购买: 傅佩荣讲庄子
ISBN: 9787559618511

作者简介

"傅佩荣,1950年生,祖籍上海。台湾辅仁大学哲学系毕业,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专攻宗教哲学。曾任比利时鲁汶大学 ,荷兰莱顿大学讲座教授,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长,现为台湾大学哲学系、所教授。 傅教授积累五十年在中西哲学方面的训练,在教学、研究、写作、演讲、翻译各方面皆有卓越成就。其学术论著贯通古今中西,结构严谨,创见迭出,是当代华人世界公认的一流国学研究专家。傅教授是曾担任央视《百家讲坛》、凤凰卫视《国学天空》等节目的主讲。被台湾《民生报》评选为大学最热门教授,并获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颁发的教学特优奖。其作品曾获台湾中正文化奖、最高文艺奖。 傅教授著作甚丰,著有《哲学与人生》、《儒道天论发微》、《儒家哲学新论》、《论语之美》、《西方哲学史》等专业著作共一百余种。"

内容简介

司马迁认为庄子发挥了老子的思想,所以在《史 记》中将庄子放在老子之后,然而司马迁对于庄子的 描述不见得都适当,也不太公平。司马迁认为《庄子 》十几万字(现存约八万字)的内容,大多没有事实 根据,皆是庄子个人想象的寓言,且其目的是批判孔 子等儒家学者。司马迁只举出三篇:《渔父》《盗跖 》《胠箧》,前两篇属于杂篇,苏东坡认为是伪作, 第三篇则属于外篇。《胠箧》意指把箱子捆得很紧, 强盗把整个箱子拿走还怕你没捆紧,这是从相当批判 性的角度来描述社会乱象。由此可知,对于庄子的著 作,司马迁的看法并不够全面,也不够完整。 《庄子》分为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 篇,共三十三篇。内篇最能代表庄子的内在思想,也 是真正的精华所在,七篇都相当重要,依序为《逍遥 游》《齐物论》《养生主》《人间世》《德充符》《 大宗师》《应帝王》;外篇是由内到外加以应用发挥 ,其中有两篇的重要性不亚于内篇,一是《秋水》, 二是《知北游》;杂篇所阐述的内容较为混杂,不确 定是否受到其他学派影响。总而言之,《庄子》算是 庄子跟后代学者合作的成果。 不过司马迁也称赞庄子“其学无所不窥”,能让 司马迁这位著名史学家给出这样的评价,代表庄子对 当时的所有著作、各家学说都有所了解,透过《庄子 》所呈现出来的样貌也的确如此。只要你想得到的古 代书籍(包括《易经》),庄子都能通盘领略,并适 当批判。我们研究庄子的思想时,亦会觉得他是一代 奇才。清朝初年金圣叹选“六才子书’’,第一本就 是《庄子》,不过这也是因为庄子的时代较早。 《庄子》这本书确实了不起,光是从文学角度来 看,书中就出现了许多成语、典故,时至今日仍在使 用,不过还是很难将真正含义阐述清楚,庄子的思想 已经达到西方哲学的最高程度。哲学研究的最终目的 是建构系统,所以常会探讨自然界跟人类之间的根源 。尤其人类在面对生与死的现象时,一定会疑惑:我 的生命是怎么来的?死后又会去哪里?宗教家在此时 发挥他们的作用,但是真正的哲学家不一定需要宗教 ,因为他们可以经过探讨,设法理性说明。如果一定 要强调宗教,就要诉诸信仰,信仰与理性的路线不完 全相同,所以真正的哲学家,如庄子,就很有把握。 关于这一点,之后会详细探讨。 庄子认为智慧的最高境界是体悟“未始有物”, 根本不曾有万物存在。若依照庄子的想法,我们生活 在世是不是在做梦呢?庄子梦为蝴蝶,我们呢?到底 有没有万物出现呢?就这一点来说,西方哲学家也必 须承认,这是最高深的一个问题,人类理性无法超过 这个范围。从这方面来看,庄子确实有杰出的地方。 庄子喜欢自由自在地幻想,他曾说:“天空看起 来是湛蓝色的,非常优美。如果你从天空的高度看地 球,也是一样美。”有距离就有美感,平常我们会抱 怨这个世界,是因为没有距离,距离太近容易产生压 力。天空距离我们很远,我们自然能够加以欣赏。庄 子在现实生活中是非常委屈、非常穷困的,一个人若 是生在乱世、生活穷困,却还能活得快乐,是很难得 的,一般人如果在那种情境之下,必定会痛苦烦恼, 甚至想要自杀。 P3-5 \"★ 华人世界著名国学导师傅佩荣教授全新力作! 华人世界哲学巨擘傅佩荣教授最新作品,融合当代人的生活,讲述传承两千余年的中国智慧。解你所需,授你所用。 ★主题式讲解轻松好读,快速进入传统精粹内容。 本书分为四大主题,每个主题下又包含更为具体的小标题,简洁明了,轻松好读。适合现代人阅读习惯。快速精准进入内容。 ★打破古文壁垒,生动、简明,直达先哲思想源头。 轻松阅读,快速读懂古人智慧。打破哲人和著作的对立,打破考据和俗讲的分界。以全新的方式讲人性、讲人格、讲何为道、讲何为圣。快速索引,直达内容。 ★身心相合 万物齐一 学庄子逍遥而游,得从容人生 这是一部智慧之书,道家出世,淡泊无为但又有所行动,看本书有所得,有所用。学习庄子体悟“未始有物”,不论身在何处,皆能快乐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