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的性格人生

唐代诗人的性格人生
作者: 丁宗伟
出版社: 线装书局
原售价: 42.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唐代诗人的性格人生
ISBN: 9787512027886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在唐代灿若繁星的诗人中,骆宾王颇具传奇色彩 。他在“初唐四杰”中传世作品最多,是一位才华横 溢而又命运多舛的诗人,却又与其他三位不同,他有 着一身铮铮侠骨。 骆宾王,本是浙江义乌人,幼年资质颖悟,聪慧 过人。说到他,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咏鹅》。当时 ,他祖父的一位朋友来家中做客,当爷爷的禁不住在 客人面前夸耀自己的孙子。茶余饭后,大家陪客人一 起到附近的池塘边散步,客人有意考考骆宾王,指着 水中的白鹅让其赋诗。只有七岁的骆宾王略作沉吟, 随后朗朗诵出了:“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 水,红掌拨清波。”此诗一出,一时间他名噪乡梓, 被誉为神童。 骆宾王十岁时,因为父亲骆履元到山东任博昌县 令,一家人迁至齐鲁。但是不久,骆履元病死任上, 因为骆宾王的父亲一直为官清廉,在他去世后,全家 的生活陷入艰难,甚至连扶柩还乡的钱都没有。后来 孤儿寡母为了生计几次在博山、兖州之间搬家。少年 的骆宾王成了一匹没人管的野马,就经常和一些闲杂 人士交往,甚至混迹赔场,这些早年经历,使他小小 年纪就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也让他产生了对一些社 会现象的不满。 骆宾王的名字出自《周易》:“观国之光,利用 宾于王”,用意是期望他能体察民情,辅佐君王。但 在骆宾王类似于自传的长诗《畴昔篇》中却体现了他 崇侠尚义的异志:“少年重英侠,弱岁贱衣冠。既托 寰中赏,方承膝下欢。”不仅这些,在骆宾王的诗歌 里还会经常提到侠客、义士,“宝剑思存楚,金椎许 报韩”,他赞誉力图恢复楚国的项羽和刺杀秦始皇为 韩王报仇的张良,荆轲更是他笔下的常客:“此地别 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慷 慨而歌的骆宾王,留下的不仅仅是凝固在字符里的平 仄,以及呆板的事实,侠客始终行走在他不朽的精神 里。他希望像一名侠客,斩尽生活里的不平,走捷径 做出一番惊天地的事情来。 在当时,士人入仕的途径很多,科举之外,入幕 是一个重要途径。王维、李白、杜甫、岑参、李商隐 等诸多诗人大都有过幕府经历。初次落第后的骆宾王 为了糊口生计,也只好投奔到道王李元庆府中做了一 个小小的幕僚。道王非常赏识骆宾王的才华。一次, 李元庆破例特准他“自荐其才”,目的是希望骆宾王 自己吹嘘一下自己,也好给主子一个提拔重用的依据 。面对这样的机遇,因为骆宾王想做荆轲、做专诸, 他在《自叙状》中以自荐为耻,毅然离去也就可以理 解了。 麟德元年(664年)冬天,唐高宗李治到泰山封禅 。为了讨好皇帝,齐州地方官联络本地文人,推举骆 宾王写一篇歌颂皇帝功业的文章。这算是又一次干载 难逢的机会,骆宾王无奈于生活的艰辛,写成《请陪 封禅表》。以骆宾王的才华,这样的文章捉笔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