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发展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0.80
折扣购买: 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二)
ISBN: 9787517714033
"庞清辉,苏州大学北京研究院(国家基层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研究员。毕业于武汉大学,曾长期在新华社等中央媒体从事时政经济报道和智库政策咨询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治理、宏观政策、营商环境等领域。 周健奇,国研智库执行总裁,博士、研究员。2010年入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18年获评研究员,曾任企业研究所研究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工业形势分析、新型工业化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国企改革与发展、中国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平台多元治理和企业战略管理等领域。"
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 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我们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最根本的就是为中国人民 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不断回答好实现什么样的 发展、怎样实现发展这个重大问题。经过新中国成立以 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我国综合国力和国 际地位显著提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发展才是硬道 理”深入人心、嵌入历史,成为解码中国奇迹的秘诀。 首先,从新发展阶段来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要 是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 家必须解决“好不好”的问题。经济发展是一个螺旋式 上升的过程,量积累到一定阶段,必然在质上提出新要 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两步走”战略作出了精辟阐述,既有质的规定,也有量 的要求。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019年我国人均GDP达到1万美 元,2023年我国人均GDP达到1.27万美元,但是与中等 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在继续推动量的积累的 同时,更加重视质的提升,通过高质量发展成功跨越中 等收入阶段。因此,高质量发展必然成为新发展阶段经 济建设的主题,离开这个主题,经济发展就可能失去方 向。 其次,从践行新发展理念来看,坚持高质量发展作 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必须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 、共享发展相统一。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 ,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 理论和实践问题,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 念。新发展理念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思想引领, 是高质量发展的指挥棒。要将新发展理念贯穿经济社会 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不断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 动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同时,高质量发展也是新 发展理念的实践载体,通过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不断 检验新发展理念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最后,从构建新发展格局来看,当今世界变乱交织 ,既要应对外部环境挑战,又要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通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 变化,特别是基于我国比较优势变化,审时度势作出的 重大决策。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在贸易方面西方国家加 速推进与我国的“脱钩”和“断链”,在科技方面进行 各种形式的打压遏制,围堵中国技术革新和产业转型步 伐。当前,国内科技创新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2012— 2023年,全社会研发经费从1.03万亿元增长到3.3万亿 元,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由第34位上升到第12位,已 经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但不少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 的局面没有改变。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 量发展,要持续提高科技贡献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增强供 给体系的韧性,在面对重大挑战时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 当下,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不断深化,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也正在蓬勃涌现。这些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成功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