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大猷传(科学与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传记)/科学文化系列/国家科学思想库

马大猷传(科学与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传记)/科学文化系列/国家科学思想库
作者: 张家
出版社: 科学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马大猷传(科学与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传记)/科学文化系列/国家科学思想库
ISBN: 9787030378996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一章 身世成长 第一节 祖籍广东的北京人 马大猷,字倬道,1915年3月1日生于北京,祖籍广东 潮阳县和平上寨村;父马有略,字星曹,清末赴日本留学 获明治大学法学学士;母高琦,河北涿州人。马大猷乳名 雄才,上学后取名大猷,大猷是雄才伟略的意思。在老家 ,他还有一位同父异母的哥哥,名马雄章,字代汉,号卓 云。1926年,他这位兄长曾来过北京一年,以后也就没有 来往了。马大猷生在北京,成长在潮州会馆,一直在北京 (1928年6月20日~1949年9月26日改称北平)上学,从来 就没有去过潮阳老家。他事业有成之后,本想回老家去看 看,可是又碍于当地的风俗习惯,害怕自己经济能力不够 、礼数不周,就这样始终没能去成。所以,他实实在在是 一个“老北京”。 潮阳背山面海、气候温和、资源丰富,是个历史悠久 、文化深厚的好地方,素有“海滨邹鲁”的美誉。自东晋 隆安元年(公元397年)设县,因地处山之南海之北故名潮 阳。这里称得上千年古邑,人才济济,养育了众多先贤和 各界名人,仅两院(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就有 十余人,还有多名大学校长。可是这里人多地少,发展空 间有限,许多人很早就背起行囊,奔赴海外谋生或出国留 学读书继世。马父也东渡日本留学,就读于日本明治大学 ,学习法律,获得法学学士以后归国,就职于北洋政府农 商部,任办事,这是政府里最低一级的官员,月薪大洋80 元。虽然看起来不算低,可是政府总是欠薪,连半数都拿 不到,有时甚至只给一些国债券。因而常有全家等米下锅 的时候。 北洋政府是由北洋军阀控制的中华民国北京政府,存 在于1912~1928年。这期间,不但封建清王朝留下的乱摊 子没有得到很好的整治,反而开始了连年的军阀混战,而 且袁世凯重新称帝,不但经济得不到发展,人民生活更不 安定。马父任职的农商部总长谷钟秀(1916年7月~1917年 6月任职)在就职演说中就指出,自民国2年(1913年)11 月以来,所借内外债就有7亿元之多,连同旧债一起已达20 亿元。所以,各机关的经费总是捉襟见肘,公职人员经常 欠薪,马家也常靠典当为继。1928年,马父为维持家计, 只好弃官去上海做律师谋生,在上海工作两年就去世了。 那时马大猷只有15岁,他正在读中学;还有两个年幼的妹 妹,一个10岁,另一个仅5岁。这时家庭生活和培育子女的 重担,就都落在马母的身上。 第二节 少年丧父 慈母培育 马母勤俭持家、教子有方,家中除了他们母子四人之 外,还有体弱多病的外婆。幸而他们一直住在北京的潮州 会馆里,房租是不用付的。马父故去以后,马母经友人提 示,向同乡会报告了家中生活状况,得到了众人的同情, 所以三个孩子上学的费用也得到了同乡会的资助。马母含 辛茹苦,做一些帮人缝补和浆洗的工作来贴补家用。她知 书达理、贤惠能干,宁肯自己吃苦也要把子女抚养成才; 尽管家境贫寒,还是把一子二女都培养成大学毕业并且事 业有成的人。她慈眉善目、机敏健谈,说起话来轻声细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