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联合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30.90
折扣购买: 曹操(精)
ISBN: 9787559623300
堀敏一(1924—2007),日本极负盛名的中国史专家,日本唐代史研究会的创立者,“东京文献学派”代表人物之一。1948年东京大学文学部东洋史学科毕业,后长期任教于明治大学文学部。出版有《均田制的研究》《中国与古代东亚世界》《中国通史》《东亚世界的形成》等著作。 张恒怡,1989年生,浙江嘉兴人,南京大学汉语言文学系学士,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硕士,出版译著《安禄山:皇帝宝座的觊觎者》。
隐居时的生活 曹操隐退时的宅邸,在前一章所引《水经注》 中记载:“城东有曹太祖旧宅……”上面提到的令 文中有:“故以四时归乡里,于谯东五十里筑精舍 ,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隐退得闲的曹操在思 考什么,做什么事情呢?应该不是简单的读书、狩 猎。这段叙述用的是类似对偶的句子。曹操隐退的 直接原因是避免“家祸”,他想成为官僚,却因他 的行事而无法实现,于是不得不隐退。他对汉王朝 的现实应该是抱有深深绝望之情的。 曹操隐退之后,为何又再次想要出仕任官呢? 可能是他隐退期间,思考天下形势,看出了变化的 征兆吧。汉朝的宫廷政治世界早已穷途末路而无法 寄予期望。此处能引起新形势的是什么呢?当时除 了黄巾起义外也没有其他值得考虑的了。但问题是 ,从黄巾起义的角度来看,这世道已经天下大乱了 。桥玄、何颐等人早就预见了这点。听从他们意见 的曹操应该对此是有所期待的吧。隐居生活之后登 场的,就是世之所称的“乱世之英雄”了。 笔者推测,曹操的著作《兵书接要》与《孙子 注》,至少其中一部是在隐居期间完成的。虽然没 有什么证据,但如果要曹操在未满二十岁的青少年 时代就全部完成这些作品,任务太繁重了;而曹操 戎马倥偬、东奔西走的一生中,只有这段闲暇时光 ,可以想象,这不仅是读书,也是撰写著作的最佳 时期。 还有一则传闻在这隐居时期发生,那就是冀州 刺史王芬等人欲拉曹操入伙参与其阴谋的事件。这 阴谋便是王芬、许攸、周旌等串通一气,企图趁灵 帝巡幸北方的时候废黜他,另立合肥候。碰巧北方 出现赤色之气,太史(天文官)上言“当有阴谋, 不宜北行”,此事遂以失败告终。 曹操拒绝参加他们的行动,《魏书》明确记载 了他拒绝王芬的言辞,曹操看透其必然失败,但用 来拒绝的借口也是很冠冕堂皇的。正在隐居中思考 天下形势的曹操,怎么会轻率地行动呢? 曹操的家庭 根据《水经注》的记载,曹操在其宅邸过着读 书、狩猎的生活,此外,后来的魏文帝曹丕于中平 四年(187)在这里出生。曹丕和之后出生的曹植的 生母都是卞氏,曹操成为魏王之后,她被册立为王 后。 曹操之前以丁氏为正室,刘氏为侧室,刘氏生 有二子,曹昂、曹铄。刘氏早亡,丁氏便抚养她的 儿子们。丁氏没有子嗣,她大概是想用曹昂、曹铄 对曹操增加一份羁绊吧。然而曹铄早天,曹昂随父 征战,战死沙场,丁氏怨恨曹操而回到娘家。曹操 探望的时候,她正在织布,在织机下坐着没有相迎 ,也没有一声招呼。曹操无奈之下返回家中,与丁 氏离婚,之后让卞氏成为继室。丁氏是沛国谯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