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操手册(精)

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操手册(精)
作者: 单海洋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31.20
折扣购买: 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操手册(精)
ISBN: 9787508674162

作者简介

。。。

内容简介

股权激励并不“高大上” 对企业“上心”,为企业“操心” 在“创新、创业、创优、创未来”的大势下,“ 股权激励”这个词近年来变得尤为火热。企业总是缺 钱、缺人、缺激励,然而又找不到最优的解决办法。 众多企业家为此苦恼不已,想做股权激励,又不知从 何处入手、何时入手;颤颤巍巍做起了股权激励,又 不知关键在哪儿,悬着的一颗心总也放不下。 其实,股权激励本身是很容易解释的,但想做优 、做精却并不简单。股权对内叫激励,对外叫融资。 我们用最简单的语言来形容股权激励,就是企业为你 旗下的员工发放适当比例的公司股权,让他们享受到 因此而带来的经济收益和决策权力。这些员工和公司 共分利润、共担风险,从而“劲往一处使”,全心全 意地推动企业向前发展。 股权激励这个词,西方社会曾给出一个比较正式 的定义:“将公司股份或者与股份有关的增值权,以 某种方式授予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使他 们能够分享因企业成长而带来好处的制度安排。”这 个时候将股权激励的对象定义为高层管理人员和核心 骨干,提供的是股份和股份增值权。 在了解学习了西方社会的股权激励模式后,近年 来我们将股权激励的核心进行了内化,拓展出了中国 化的股权激励模式。这样的模式更新、更巧、更丰富 ,也更对我国企业的胃口。 我们不愿给这种新的模式下定义,只是希望并相 信,股权激励是实现企业家创业梦想的终极王牌;而 且,也相信股权激励能够真正让员工发自内心地奉献 和担当,这是他们自动自发工作的动力和源头。同时 ,股权激励还能用社会的财富、未来的财富、员工及 企业上下游的财富,在企业内部建立一套让所有利益 相关者共赢的机制。 这是一种授予标的更多、激励群体更广的供应机 制。从授予标的来讲,股权激励用的是社会的财富、 未来的财富、员工自身的财富,甚至包括企业上下游 的财富,而不仅仅是企业股权或与股权有关的增值权 ——授予标的的范围要广得多;从激励群体来讲,不 仅仅局限于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而是所 有的利益相关者都可以获得。 21世纪,最重要的是人才。股权激励最终要落实 到对人的激励。股权激励的核心,是要让被激励者从 打工者变为企业主人翁,将自身利益与股东利益紧密 结合,积极主动地关心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与价值增 长,推动企业一步一步走向辉煌。 这样做其实就意味着,企业家为了推动企业的发 展,通过股权调动起了有资本、有资源、有智慧、有 能力的人才。这些人才有领导的认同,又有股权的激 励,自然会像掌门人一样,对企业“上心”,为企业 “操心”。 股权激励并不是上市公司的专利 也许有人会提出异议:做股权激励的往往是大型 跨国公司、上市公司、龙头企业,对我们这些非上市 企业,甚至是刚刚起步的小企业来讲,这个时候谈股 权,会不会太早、没有必要呢?其实,企业家们要知 道,非上市公司当中股权激励做得好的企业可以说数 不胜数,在众多上市企业中,也有很大比例的企业, 上市前就开展了股权激励。股权激励是企业对内的激 励,对内激励的目的就是为了快速做大。不管是对内 的激励还是对外的融资,我们首先要解决的,其实是 企业的自身发展问题。企业的自身发展离不开企业的 绩效目标,绩效目标完成得好,企业发展得好,就会 有更大的机会上市。这期间有比较松散的因果联系在 里面。 我们现在看到的华为公司,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 子。当初任正非凭借着几万元、几个人开始创业, 2015年,华为已发展成为年产值千余亿,员工将近17 万人的企业。在创业初期,华为没有从银行贷到一分 钱,也无法从资本市场获得一分钱的投资,全部凭借 在内部实行股权激励,聚集了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 ,最终发展到今天这样的规模。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