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疯子一样思考像天才一样行动

像疯子一样思考像天才一样行动
作者: (英)凯文·达顿//安迪·麦克纳布|译者:叶塑
出版社: 重庆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4.70
折扣购买: 像疯子一样思考像天才一样行动
ISBN: 9787229114602

作者简介

叶塑: 北京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学士,厦门大学笔译方向硕士,现为厦门大学外文学院教师。 安迪·麦克纳布(Andy McNab): 曾在英国特种空*服役,并被*方授予杰出行动勋章和*事勋章,是英国*队中获得荣誉*多的士兵。退役之后,麦克纳布运用自己在服役期间获得的知识与经验,出版多部畅销虚构和非虚构作品,其中包括英国战争史*佳图书《战火实录》(Br**o Two Zero),以及尼克·斯通惊悚系列小说等,同时他还著有多部儿童读物。除写作外,麦克纳布还经常在英美两国的安全和情报机构授课,也曾为好莱坞的制片公司做过顾问,为各类*事题材影片做指导工作。 凯文·达顿(Kevin Dutton),1967年出生于英国伦敦,心理学博士。现为牛津大学实验心理学系的研究型心理学家。 他是享誉世界的心理学、精神病专家,英国皇家医学会和精神病科学研究学会成员。他的父亲是精神病患者,至交也患有精神病,他常常感慨自己过得“太正常”。达顿一生专注于精神病学领域,潜心钻研近30年,为了获得真实的资料,不惜将自己伪装成患者,与真正的精神病患者共处一室。他在精神病研究领域的发现频频被《泰晤士报》、BBC和Discovery探索频道等知名媒体报道,是英国乃至世界不可或缺的研究“不正常人格”的专家。

内容简介

司机的收入 这是伦敦西区一个炎热的夏*午后。安迪和我乘 坐一辆黑色计程车去吃午餐。我们刚刚结束第四频道 “精神病人之夜”的节目拍摄,谈话内容还是蛮有意 思的。我在实验室里对安迪做过一个关于精神病态的 黄金标准测试,他得分很高。 这是一个情绪调节惊吓反应的实验。我们随机播 放白色噪音对*试者进行听觉轰炸,同时电脑屏幕上 放出令人作呕的画面,比如车祸现场、酷刑和死亡的 照片。我们同时观察被试者的大脑杏仁核里的活动情 况(如果你还记得前一章的内容,你该知道杏仁核是 掌管情感的部长办公室)。 大多数人的杏仁核此时会处于紧急状态——这是 对威吓性刺激物的自然反应。但是安迪的脑活动基本 上是一条没有波动的直线,我花了半小时对他施加的 画面干扰几乎**失效。实验室里进行着吓人的测试 ,在另一间隔得很远的观察室里,每个人都不可置信 地盯着安迪的脑部动态图。这张图偷偷挖掘出了他大 脑中的未知矿藏。他的实时脑部活动线像蚂蚁一样一 点一点被打印出来,平直的线条穿过令人犯困的绿色 示波器的屏幕。 当实验结束时,大家都不再心存怀疑。我们掌握 着真实的数据。不用怀疑,测试结果不可能有误。实 际上,当我们把安迪从那些电线和感应器中解放出来 的时候,他*在意那些电极胶对他头发造成的损伤, 而不是刚刚看到的内脏和器官。 我们绕过特拉法尔加广场,看着游客们在喷泉边 拍照。我暗**定,如果他午餐敢点橄榄和基安蒂酒 的话,我就离开! “*近生意如何?”安迪透过铁格网冲着司机大 声问道,“街上人很多啊。” 司机摇了摇头。 “老兄,不是这样的,”他说道。“虽然大晴天 里大家都出来活动,但没有人会在这种天气里打车。 他们只想坐在公园里喝酒。我今晚要看足球比赛,现 在却还得工作。我每天得赚到200英镑才能付得起这 辆车的租金。*费钱的还是油耗。一周内随便给我一 个下大雨的阴冷天吧,一旦我赚到了这个数目,就可 以马上收工了。” 我们付了车钱,走进餐馆。尽管这是家米其林二 星的餐厅,安迪还是点了炸鱼和薯条,外加一杯减肥 可乐。所以我打算再和他坐一会儿。 我庆幸自己留下来了。因为在喝卡布奇诺的时候 ,安迪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话题。 “刚才那个出租车司机,”他说,“如果我没有 听错的话,他岂不是把整件事搞反了吗?” “什么意思?”我问。 “好吧,”安迪说,“如果我是司机,我会在生 意好的*子里拼命工作,在生意清淡的*子里早一点 收工。如果你打算早收工,为什么要选一个赚钱特别 容易的*子呢?简直疯了嘛!在那样的*子里,你* 好一直脚踩油门,把自己的收益*大化,对不对? “而同时,在生意惨淡的*子里早收工是合情合 理的,因为无论如何你的收入都会很糟糕,早点收工 还能为下一次出行省出点汽油——总之结局不至于那 么差。”他面带疑惑地看着我。“还是我错怪他了? ” 我笑了。 “你确实在责怪他,老兄,”我说道,“不过, 你也许抓到了某个重点。” 他又点了两杯咖啡。 “谢谢,”他大声啜饮了一口,“我也许是一个 精神病人——但我不傻。” 拿走,还是留下 那天午餐时安迪提出的问题留在了我脑中。我很 快开始为此费神思考。我不确定有多少出租车司机和 接送我们的那位遵循着相同的规律。但一些迹象表明 ,这个人数不会少。所以我开始四处调查。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每当我坐进一辆伦敦的出租 车,我就要求司机告诉我他的工作规律。他在清淡的 *子里会怎么做,好赚的*子里又会怎么做?我简直 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我采访的大多数司机在清淡的 *子里都工作得*加拼命。 为什么呢?这没有道理。反正,如果安迪成为接 班人,他不会这么做。再次一提,他是一个精神病态 者。在皮卡迪利广场中心的掉头区,你看不到几辆伦 敦出租车。否则出租车司机的周薪就该高得爆表了。 为了让你明白我的意思,我要告诉你一个心理学 家早已了然于心的秘密。一旦你知道了这个秘密,你 思考问题的方式将会永远改变。这个秘密与成功的量 化方式有关。 早在20世纪70年代,有一组研究人员做了一个精 彩的实验。他们请来一群志愿者,给他们每人发放20 英镑,然后让志愿者们做一个选择。 他们可以放心地把20英镑塞在裤子后袋里离开。 或者,他们可以把钱押在轮盘赌桌上以期获得*多意 外收入,看看能否从那些笨拙的研究人员手里赚取* 多钱。 你猜他们会怎么选择? 在你回答之前,我还要向你介绍研究者邀请到的 另一组志愿者——不过这一次,实验的内容有一点不 同。 和**组一样,这一组志愿者每人得到20英镑作 为奖励。但拿钱的流程有变化。一开始,他们得到50 英镑,但其中的30英镑很快被收回,只给他们留下了 20英镑的净收益。 如果他们想要回这“丢失”的30英镑,他们得自 己去赚。是的,你猜对了——他们可以将现有的20英 镑押在轮盘赌桌上。 当然了,他们也可以退出实验,带着20英镑离开 。 你认为他们又会怎么选择呢? 如果你认为**组的志愿者*有可能在道谢之后 直接离开,那么你答对了。 几乎所有人都回答:“再见!” 但出于某些奇怪的原因,第二组志愿者们留下了 。他们忽略了自己已经多赚了20英镑的事实,总想着 他们少赚的那30英镑。所以他们想要试着赢回来。 这就和那些在生意冷清的*子里却*拼命的司机 一样,他们*愿意避免损失,而不是在好*子里多投 入时间来达到利益*大化。他们对摆脱亏损的兴趣比 意外发财*大。 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后带着*少的钱离开了。 P115-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