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笔意(精)/林语堂英译诗文选

东坡笔意(精)/林语堂英译诗文选
作者: 林语堂
出版社: 外语教研
原售价: 56.00
折扣价: 40.30
折扣购买: 东坡笔意(精)/林语堂英译诗文选
ISBN: 9787513556279

作者简介

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今漳州)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笔名毛驴、宰予、岂青等。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1922年获美国哈佛大学硕士学位,1923年获德国莱比锡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曾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等职务。1928年编著《开明英文读本》,风行全国。1966年定居台湾。以《京华烟云》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林语堂是一位以英文写作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也是集语言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知名学者。因翻译“幽默”(Humor)一词,以及创办《论语》《人间世》《宇宙风》三本杂志,提倡幽默文学,赢得“幽默大师”的美名。他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代表作品有《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红牡丹》《风声鹤唳》《苏东坡传》《武则天传》《孔子的智慧》等。

内容简介

……是以不论尊卑,不计强弱,理之所在则戚, 理所不在则不威可必也。今陛下使农民举息,与商贾 争利,岂理也哉,而何怪其不成乎?《礼》日:“微 之显,诚之不可掩也如此夫。”陛下苟诚心乎为民, 则虽或谤之而人不信。苟诚心乎为利,则虽白解释而 人不服。且事有决不可欺者,吏受贿枉法,人必谓之 赃,非其有而取之,人必谓之盗。苟有其实,不敢辞 其名。今青苗有二分之息,而不谓之放债取利,可乎 ?凡人为善,不自誉而人誉之;为恶,不自毁而人毁 之。如使为善者必须自言而后信,则尧、舜、周、孔 亦劳矣。今天下以为利,陛下以为义;天下以为害, 陛下以为仁;天下以为贪,陛下以为廉。不胜其纷纭 也,则使二三臣者,极其巧辩,以解答千万人之口。 附会经典,造为文书,以晓告四方之人。四方之人, 岂如婴儿鸟兽,而可以美言小数眩惑之哉。且夫未威 而为之,则其弊必至于不敢为。未服而革之,则其弊 必至于不敢革。盖世有好走马者,一为坠伤,则终身 徒行。……近者青苗之政,助役之法,均输之策,并 军苋卒之令,卒然轻发,又甚于前日矣。虽陛下不恤 人言,持之益坚,而势穷事碍,终亦必变。他日虽有 良法美政,陛下能复自信乎?人君之患,在于乐因循 而惮改作,今陛下春秋鼎盛,天锡勇智,此万世一时 也。而群臣不能济之以慎重,养之以敦朴,譬如乘轻 车,驭骏马,目险夜行,而仆夫又从后鞭之,岂不殆 哉!臣愿陛下解辔秣马,以须东方之明,而徐行于九 轨之道,甚未晚也。 圣策曰:“其富足以备礼,其和足以厂乐,其治 足以致刑,何施而可以臻此。”孔子日:“百姓足, 君孰与不足。”兔首瓠叶,可以行礼。扫地而祭,可 以事天。礼之不备,非贫之罪也。管子日:“仓廪实 而知礼节。”臣不知陛下所谓富者,富民欤,抑富国 欤?陆贾日:“将相和调则士豫附。”刘向日:“众 贤和于朝,则万物和于野。”今朝廷可谓不和矣。其 咎安在?陛下不返求其本,而欲以力胜之。力之不能 胜众也久矣。古者刀锯在前,鼎镬在后,而士犹犯之 ,今陛下躬蹈尧舜,未尝诛一无罪。欲弭众言,不过 斥逐异议之臣而更用人。必不忍行亡秦偶语之禁,起 东汉党锢之狱,多士何畏而不言哉?臣恐逐者不已, 而争者益多,烦言交攻,愈甚于今日矣。欲望致和而 厂乐,岂不疏哉?古之求治者,将以措刑也。今陛下 求治则欲致刑,此又群臣误陛下也。臣知其说矣,是 出于苟卿。苟卿喜为异论,至以人性为恶,则其言治 世刑重亦宜矣。而说者又以为《书》称唐虞之隆,刑 故无小,而周之盛时,群饮者杀。臣请有以诘之。夏 禹之时,大辟二百,周公之时,大辟五百,岂可谓周 治而禹乱耶?秦为法及三蕨,汉除肉刑,岂可谓秦治 而汉乱耶?致之言极也。天下幸而未治,使一日治安 ,陛下将变今之刑而用其极欤?天下几何其不叛也, 徒闻其语而惧者已众矣。…… ……今天下有心者怨,有口者谤,古之君臣相与 忧勤以营一代之业者,似不如此。古语日:“百入之 聚,未有不公。”而况天下乎!今天下非之,而陛下 不回,臣不知所税驾矣。《诗》曰:“譬彼舟流,不 知所届。心之忧矣,不遑假寐。”区区之忠,惟陛下 察之。臣谨昧死上对。P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