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辈的勋章(精)

父辈的勋章(精)
作者: 编者:王晓春
出版社: 江西美术
原售价: 298.00
折扣价: 175.90
折扣购买: 父辈的勋章(精)
ISBN: 9787548062233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在参加人民军队65年的革命生涯中,他担任的职 务从指导员到政委,做了一辈子政治工作。土地革命 战争时期,先后担任红三军团第四师十团五连指导员 、红九军团第十四师四十一团政治委员、中央军委干 部团第一营政治委员、红二十五军第七十三师二一八 团政治委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至抗日战争胜利期间 ,历任军委工程学校政治委员、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 一旅政治部主任、鲁南军区政治部主任等职;解放战 争时期,历任山东野战军第八师政治委员、华东野战 军第三纵队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第二十二军政治委 员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第七兵团政治部 主任、浙江军区副政治委员、海军北海舰队政治委员 、南京高级步兵学校政治委员等职。他就是我的父亲 一在战争年代身先士卒、伤痕累累,被领导和战友称 为“好政委”的丁秋生。 跟随毛委员当红军 1913年10月12日,父亲丁秋生出生在湖南省湘乡 县(今湘乡市)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祖父在父亲出生前 几个月为生活所迫外出谋生,一走再无音讯。祖母在 失去丈夫的艰难困苦中生下了父亲,靠给人帮佣、挖 野菜充饥养活父亲。父亲是背生子,从来没有见过生 父,在他童年的记忆中,他经常饿得腿发软,两眼直 冒金星。父亲说,他吃得最好的饭是豆腐渣、糙米加 野菜的糊糊,比一半野菜一半粮的粥还顶饿呢。 1920年,湘乡发生洪涝灾害,粮食颗粒无收。祖 母只好带着年幼的父亲逃荒要饭来到离家将近300公 里的江西安源谋生。祖母给人拆洗缝补,父亲则捡煤 渣贴补家用。1926年,13岁的父亲下矿井当了童工。 父亲回忆道:我凭着瘦弱的身体,在直不起腰、抬不 起头的巷道里,借着暗淡的小煤油灯爬行。上坡时, 脚尖蹬着梯道,手扒在地上,背着沉重的煤箕,一步 一步往上爬;下坡时,用双手托着头顶的煤箕,脸朝 地,背朝天,一步一步退着走,每天要干12小时。晚 上睡在几十个人一间的工棚里,上下5层床,臭虫、 蚊子咬得我们整夜睡不着觉。最可怕的是矿井发生瓦 斯爆炸,一爆炸资本家为防止火势蔓延就把井口封死 ,在第二年拆开井口时,发现上百具快跑到洞口的人 的尸骨。1920年以后,毛泽东、刘少奇先后到安源开 展革命活动,后来又成立了路矿工人俱乐部。父亲参 加俱乐部活动,觉悟不断提高。矿工们的顺口溜说: “背拖煤箕重沉沉,饥寒交迫牛马身,茫茫煤海苦无 边,炭古佬日夜盼天晴。” 父亲当了几年炭古佬,终于盼来了晴天。1930年 9月,毛泽东到安源扩红,在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前 的广场上集合了上万工人。父亲和工友爬到讲台边的 大柳树上听毛委员演讲。父亲明白了,只有团结起来 跟资本家斗争,才能过上好日子。当毛委员最后振臂 高呼,号召矿工参加红军投身革命时,父亲和小伙伴 们从大树上跳下来直奔扩红点报名参军。父亲说那天 共设了十几个扩红点,有上千名矿工报名参军,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