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工人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0.90
折扣购买: RCEP: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
ISBN: 9787500879084
 
						迟福林,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研究院院长,兼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家“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海南等地方政府决策咨询顾问。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东北大学等多家高等院校的特聘教授。 多年致力于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共出版中英文专著四十余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八百余篇,形成研究报告七十余部,提交了大量政策建议报告,在决策和实践层面产生了积极影响。曾获得“五个一工程奖”、“孙冶方经济科学论文奖”、“中国发展研究奖”等奖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02年被中组部、中宣部、国家人事部和国家科学技术部联合授予“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荣誉称号,2009年入选“影响新中国60年经济建设的100位经济学家”,2015年入选《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经济学卷)》。
序言二 合力建设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 迟福林 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RCEP)正式生效,标志着当今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正 式起航。与其他自贸协定相比,RCEP有其自身的突出特 点:一是开放性。践行多边主义,不排斥任何国家加入 ;二是包容性。平衡不同发展水平国家的诉求与利益; 三是渐进性。灵活务实地推动成员国之间的开放合作。 RCEP的生效,不仅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注入新动力,也将 为推动全球自由贸易进程作出新贡献。 一、发挥RCEP政策效应,构建安全稳定的产业链供 应链 1.释放“关税减让”政策效应,增强区域产业链供 应链的弹性和韧性。RCEP生效后,区域内90%的货物贸 易最终实现零关税,由此将大幅降低区域内贸易成本与 产品价格。这需要RCEP成员国共同努力,把放大“关税 减让”的政策效应作为早期收获的重点。例如,在既有 承诺基础上,尽可能缩短重要原材料、关键零部件的零 关税过渡期;推动中国、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等产 业链供应链关键性国家由“国别关税减让”向“统一关 税减让”过渡,进一步降低企业利用协定成本等。 2.释放“原产地累积规则”政策效应,推动区域内 产业链供应链的多元化布局。使用区域累积原则的原产 地规则是RCEP的重大成果,有利于激励企业采购区域内 产品,推动形成密切、稳定和有竞争力的区域产业链分 工合作体系。从发展需求看,要协调推动并尽快完成 RCEP原产地章节相关条款的审议,推进“原产地累积” 向“完全累积”的过渡,使企业依托各成员国资源禀赋 与市场优势,灵活调整产业链供应链布局。同时,共同 推动原产地认定程序简化,逐步实现区域内海关信息共 享基础上的信用通关管理。 3.释放“服务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效应 ,推动区域内产业链供应链的延伸。RCEP以非服务业领 域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和正负服务贸易清单模式,推动区 域内服务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为内外投资者营造 一个稳定、开放、透明的投资环境。未来几年,仍需要 推动相关成员国实现服务贸易由正面清单向负面清单的 过渡,实现服务贸易与投资负面清单一体化管理;推动 实现日韩的研发技术及生产性服务、中国制造、东盟组 装等的深度融合,推动区域内加工制造向高附加值环节 延伸,整体提升东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 二、发挥RCEP规则整合效应,推动形成区域一体化 大市场 1.以RCEP为重要平台推动区域内市场的对接。RCEP 在整合多个“10+1”自贸协定基础上,打通了东南亚与 东北亚规则壁垒,形成了覆盖22.7亿人口超大规模市场 的制度基础。目前,RCEP内部相互投资占其全部对外投 资的比重为30%,内部贸易额占其对外贸易额的40%。为 形成区域一体化大市场,需要协调推进各成员国强化在 平等准入、公平竞争、产权保护、监管透明度等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