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21.60
折扣购买: 元素的故事
ISBN: 9787568091091
依·尼查叶夫 原名雅可夫·潘,苏联青年科学文艺作家。其作品笔锋犀利、新颖有趣、说理详细、富有文艺色彩,《元素的故事》为其代表作。 滕砥平 著名翻译家,在国内翻译、出版界家喻户晓,被视为翻译界泰斗,一生致力于向我国青少年推介外国科学读物及有关外国科学家的文艺作品,其作品有《元素的故事》《趣味物理学续编》《趣味天文学》等40余部,翻译之精、影响之广,在国内读者和业内广受好评。
火为什么会灭 一天夜里,舍勒坐在乌普萨拉城中一家药店的实验室里,安排实验。 药店里是死一般的寂静。店门早已在最后一位顾客离店时关好了,东家也早已回屋睡下了,只剩下舍勒一个人兴致勃勃地守着自己那些烧瓶和曲颈甑。 他从橱柜里拿出了一只盛满了水的大罐子,有一块像蜡一样的黄色东西沉在罐底。在半明半暗中,水和蜡状物正在发着一种神秘的淡绿色的光。 那蜡状物就是磷。磷这种物质,化学家们永远要把它保存在水里。因为在空气中,它很快就发生变化,而完全失去平时的性能。 舍勒拿一把刀插进罐里试了试,却不把蜡状物捞出罐外,只在水中把磷切下一小块来。他把这一小块弄出来,扔进空烧瓶里,塞上瓶塞,然后把烧瓶送到一支燃烧着的蜡烛跟前去。 烛焰的边沿刚刚触到烧瓶,瓶里的磷立刻熔化,沿着瓶底摊成一片。又过了一秒钟,磷爆发出一阵明亮的火焰,烧瓶里立刻浓雾弥漫,没多久,这浓雾就沉积在瓶壁上,像层白霜。 这里的全部过程只消一眨眼的工夫就能完成了。磷立刻烧尽,变出干的磷酸来。 这个实验很能使人产生深刻的印象,可是舍勒似乎无动于衷。因为使磷着火,观察它怎样变成酸,这对他来说已经不是第一次了。现在他感兴趣的,不是磷本身,而是截然不同的另一件事:他只想知道烧瓶中的空气在磷燃烧时起了什么变化。 烧瓶刚凉,舍勒立刻将瓶颈朝下,将其没入一盆水中,然后拔去瓶塞。这时候,却发生了一件奇事:盆里的水从下而上涌进瓶中,填充了烧瓶体积的1/5。 “又来了!”舍勒喃喃地说,“又有1/5的空气不知去向了,留下来的空位,由涌进来的水把它填满……” 怪事!舍勒无论把什么东西放在密闭的容器里燃烧,总会看见相同的有趣现象,即容器内的空气会在燃烧中少掉1/5。而现在发生的也是这样:磷烧完了,磷酸全部留在烧瓶里,而空气却溜掉了一部分。 烧瓶不是用塞子塞严的吗?瓶里的空气怎么能够溜掉呢? 就在磷燃尽的烧瓶缓缓冷却的时候,舍勒已经安排好了另一场实验。他这次决定在密闭的容器中烧另一种易燃物质——金属溶解在酸中时产生的一种易燃的气体。 这种易燃气体,只消几分钟就制好了。舍勒把一些铁屑塞进一个小瓶里,然后往铁屑上滴了些稀硫酸溶液。他事先在一个软木塞上钻通了一个孔,并且通过这个孔插上了根长长的玻璃管。现在他就把这个带玻璃管的塞子塞在瓶口上。这时候,瓶里的铁屑已经开始咝咝地响,酸也开始沸腾,冒出一串串的气泡来。 舍勒把一支蜡烛拿到玻璃管上端附近时,冲出管来的气体立刻着火,形成一个极其尖细的苍白色火舌。 接着,舍勒把小瓶放进一只水很深的玻璃缸里,又把一只空烧瓶底朝天地罩在火焰上面。烧瓶的口被他直接插进水里,这就使瓶外的空气绝对无法进入瓶中,而那气体就在密闭的空间里燃烧。 烧瓶刚一罩到火焰上,玻璃缸里的水就立刻自下而上往瓶里涌。 上面的气体燃烧着,下面的水不断地向上升。 水越升越高,那气体燃烧所产生的火焰也越来越暗。最后,火焰完全熄灭了。 这时候,舍勒发现涌入瓶中的水只占烧瓶体积的1/5左右。 “那好,”他想,“假定由于我不知道的某种原因,空气应该是在燃烧过程中消失了吧。可是,这时候消失的为什么只是一部分空气,而不是全部空气呢?那种气体现在不是还够燃烧好久吗?铁屑还在咝咝地响,小瓶里的酸还在沸腾。现在我要是拿掉烧瓶,在开阔的地方,把那气体点着,它当然又会开始燃烧。那么,在烧瓶里面,它为什么就要熄灭呢?烧瓶里不是还剩下4/5的空气吗?” 最近几天,舍勒常常有一种模糊的疑念,不断在他脑海里闪现: “这不就是说,瓶里剩下的空气和那在燃烧中从瓶里消失的空气,完全不同吗?” 舍勒准备立刻进行几种新实验,把自己的想法彻底检验一下。可是看了看钟,只得叹口气,停止工作。原来这时已是深夜,明天一早,他还得坐在这里配药呢。 舍勒恋恋不舍地吹熄蜡烛,离开了实验室。但空气有两种,彼此不同,这个想法,再也不肯离开他的脑海。不过想着想着,他也就睡着了。 ◆ 中小学生成长经典伴读,读趣味化学故事,探索神奇元素世界 本书作者以亲切活泼的笔触、生动有趣的故事,向读者介绍了自十八世纪中期到现代、当代有关化学元素的重大发现和发展。通过科学家如何实验,如何发现元素,又如何解答元素中的谜底,向读者尽情演绎出元素与宇宙万物的奥秘。 ◆ 一部能够让我们了解元素、增加化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的作品 本书在了解元素的同时,还能看到一代代科研人员在艰难的条件下,不畏挫折,逆流而上,全力以赴寻找真相的科学精神。“成功等于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在科学探索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增长知识,还能学会许多做人的道理以及学习的方法。 ◆ 杰出化学家尼古拉·谢苗诺夫推荐 此书着重于描述科学家发现的经过:谈新的实验时,总要详细描述科学家进行探索的路线;谈新的理论时,总要尽力描写推理的自然过程;谈分光镜等仪器时,不是简单地讲它所依据的原理,还要详细描述它是怎样创造成功的,以及科学家曾怎样用它来进行探索……犹如领着读者进入科学家的实验室,与科学家同尝失败的痛苦和成功的喜悦。 ◆ 环保印刷,彩色插图,给孩子多元化的科学启蒙 大师力作,名家翻译,并附丰富插图,生动演绎五彩斑斓的元素世界。全书彩色插图,环保油墨印刷,采用进口品质纸张,以松木纸浆为原料,拥有植物纤维,纸色护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