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擘画江东的大权谋家

周瑜:擘画江东的大权谋家
作者: 水龙吟
出版社: 辽宁人民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3.90
折扣购买: 周瑜:擘画江东的大权谋家
ISBN: 9787205101183

作者简介

水龙吟,本名徐博,生于无锡,长于苏州,90后作家,江苏省报告文学会(网络文学)会员,无锡市作协会员,对春秋、六朝、十国等乱世纷争的中国历史有独到研究,已出版《玉树流光:南陈帝国兴亡录》《日落南国:梁朝萧家那些事儿》《天命风流:刘骏评传》《三国之狼觊天下》《三国之神州陆沉》《十国春秋之乱世圣主徐知诰》等通俗说史作品。曾从事网络歌曲填词,原创歌曲《日落晋陵渡》被酷狗和百度云音乐收录。“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闲暇之余喜欢旅游,将诗和远方定为生活的追求。

内容简介

一、离乱之世 公元175年,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并不是特别重大的年份,于宏大而又浩瀚的世界史中,亦不过是稀松平常的一年。这一年,中国历史上的东汉王朝在汉灵帝的统治下依旧在腐朽之路上踽踽而行;而西方的罗马刚刚弭平了一场叛乱,巅峰时期的国势似乎并未显露出它即将到来的无序时期。 但是,作为一个资深的三国迷,很多人总是能在这一个稀松平常的年份中捕捉到一些隐秘的东西。比如,如果引入“三国史观”,就会发现这一年许多大佬级别的人物都相继做出了一番令人称道的事情。譬如,曹操在公元174年被举孝廉后,正式走上仕途,公元175年就在他第一份官职任上棒杀蹇图,名动洛阳。而曹操的死对头刘备,也是在这一年与公孙瓒一同拜在卢植门下,学习诗文。显然,如果没有这段求学经历,刘备后来的运途可能还要走得更为坎坷些。 这一年还出生了两位不凡的人物,他们的人生虽然不如曹刘一般大开大合,但也在那个时代,成为了一闪即逝的流星,掀起了江东波澜壮阔的一幕。说到这,想必大家也能猜到,他们便是号称“小霸王”的孙策以及“美周郎”的周瑜。 周瑜出生于庐郡舒县,这个地方就是今天的安徽省庐江县西,从三国至今,上溯至春秋时期的舒国,这片地区的名字似乎就没怎么变过。在当时,舒这个地方不甚出名,可周瑜所在的家族庐江周氏却是一个实打实的强大世家。东汉时期,是一个世家大族的萌发期。所谓世家大族,是指六朝时期广泛活跃于政治舞台的一个政治阶层,其形成原因相对复杂,一言以蔽之就是在封建土地兼并、察举制推行、东汉开国的利益圈等三方合力之下,形成的一个政治阶层。 作为世家大族,两样东西必不可少,一是家族出任地方大员的人物,二是土地佣兵。显然,周瑜家族也是一样,周瑜的从祖父周景曾官至司空、太尉,担任三公之一的官阶确实令人称羡。然而,这似乎并没有什么大作用,因为祖父和从祖父差别很大,在宗法制森严的中国古代,你可别试图大喊一声“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就想蒙混过关,乱攀亲戚。就连袁绍这样亲爹是三公的官二代也免不得被他亲弟弟一句“贱婢之子”气得脸上泛红。 所以,抛开祖父辈的光环,我们再来看看周瑜父辈的官职,周瑜的父亲周异是洛阳令。乍一看,大家都觉得还是很有风头的。可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要扔”,如果再看看周瑜父辈其他亲戚的职务,您就会发现,周瑜这亲爹就是监狱里的小萝卜头,能引人注目的只能是他矮人一截的存在了。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史书中并没过多交代周异的生平,反倒是周异的那些个兄弟,多少留了只言片语在《后汉书》里。转眼到了公元184年,也就是干支纪年的甲子年,一场席卷了大半个东汉王朝的暴乱突如其来地冲击了所有人的人生。许多人因为这场暴乱而走上了本不可能走上的人生之路,其中也包括刚满10岁的周瑜,这场暴乱是著名的“黄巾之乱”,也是我们熟知的《三国演义》所记载的第一件历史大事。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天公将军张角一声令下,各地黄巾教徒烧毁官府、杀害吏士、四处劫掠。一个月内,全国七州二十八郡都发生战事,黄巾军势如破竹,州郡失守、吏士逃亡,震动京都。 面对如此之大的变故,饶是平时不怎么想管事的汉灵帝也不得不重视起来,组织人手,针对黄巾军进行全面镇压。但是,此次起义爆发面之广,参与人数之多,远非秦末陈胜吴广起义、西汉末年赤眉绿林起义可比。所以,朝廷在兵员局促的情况下,赶紧号召各地豪强组织勤王,这其中就有号称“江东之虎”的孙坚。 孙坚这个人在当时的东汉王朝属于“异类”,为何这么说呢?在汉末雄起的豪杰或多或少都得讲究一个门第,可是孙坚恰恰没有门第。孙坚的父亲孙钟就是个种瓜的,相比较刘备虽然落魄,但好歹也是皇族后裔,孙坚的出身实在没什么出彩的。 这是一部有关周瑜的历史人物传记,作者具备扎实的文字功底和历史底蕴。本书是依据真实的历史创作的,作者幽默诙谐,深入浅出,将与周瑜有关的历史讲述的通俗易懂,妙趣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