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人民文学
原售价: 49.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但求安身/中经典精选
ISBN: 9787020163328
柳德米拉?彼得鲁舍夫斯卡娅(1938— ),俄罗斯小说家、短篇小说家、剧作家、歌手、视觉艺术家,被认为是俄罗斯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万比洛夫之后俄罗斯最优秀的剧作家之一,被视为俄语文坛的“当代契诃夫”。2002年,她因小说成就获得有“俄罗斯的诺贝尔奖”之称的凯旋奖,此外还获得过俄罗斯国家奖、普希金文学奖、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戏剧奖等。她的代表作包括小说《夜深时分》,短篇小说集《迷宫》,剧作集《二十世纪之歌》《三位蓝衣姑娘》等。
开场 当我思索人与人之间的亲缘关系时,脑海里浮现的并非一棵枝丫槎枒伸展的家族亲缘之树。 亲缘像一片森林,延伸到深远之处——人们手牵着手,结成一串树链。不知为什么我脑海中人与人的亲缘就是这样。我们的先祖前辈,耸立在茫茫的岁月深处,他们是枝叶婆娑的巨树,每一位先辈都伸展枝丫,一面牵着自己的父母,另一面同时又牵着自己的儿女。每一位男子既是父亲又是儿子,同时又是世上独一无二的造物。每一位女子,既是自己母亲的孩子又是自己孩子的母亲,同时她也是独立的、绝无仅有的唯一。每一个个体都同时具有三重身份:子女、父母和自己。 身处中心的这一位坚强有力,支持着两边——身前和背后的人们。一代又一代,这个中心不断迁移。一个人慢慢衰老,他的力量传递给下一辈。他的智慧、学识随他而去,无法传承,品性却能够流传给后代:身陷困境时所显现出的坚忍不拔、甚至野兽般绝不退让的坚忍;强大的精神力量;饮食务求俭朴、沐浴务必冷水的执着信念;节日必须狂饮暴食以示庆贺;不向权势妥协;当自己和亲人陷于不利时固守立场;善感多情,雅爱诗歌与音乐,不拘小节;对荣誉狂热,而守时绝非易事;思想纯粹、热衷帮助所有人但同时憎厌邻居;喜好安宁,日常生活中又粗声大嗓;擅长不名一文过日子,买礼物却豪爽大方;居家放纵不羁,出门在外严格要求家人光鲜得体;对小娃娃满腔柔情、爱无止境,尤其当他们甜甜地熟睡,神态美妙万方的时候。 我的曾外祖母阿霞三十七岁死于败血症,抛下了六个孩子。她丈夫,我曾外祖父伊利亚?谢尔盖耶维奇,一个医生,拔脚就往河边跑去。他把妻子的死看作自己的过错。五个孩子跟在父亲身后跑,在河边追上他,挂在他身上拦住了他。最小的女儿抱在大女儿维拉手上。安葬了阿霞妈妈,八岁的女儿小瓦利娅影子似的跟着父亲亦步亦趋,嘴里自言自语地念叨着:“我一辈子都踩着你脚印儿跟着你。”他们一家人几乎全都成了地下工作者。曾外祖父是一位布尔什维克,一位替被压迫者争取权利的斗士。他是隶属工厂管辖的厂医,可是村镇上的穷苦病人川流不息来找他治病。他基本上从不取诊疗费,只拿薪水。他的职责只是为公职人员服务,实际上他给所有受穷受苦的人看病。自然,他因此很快给解了职。他后来找到的工作多数是在一些流行病区,比如霍乱和鼠疫病区——那些地方什么医生都要,哪怕是被流放的。 从刚会说话时起,我就叫他阿公。 ? 俄罗斯当代文学的伟大遗珠,一部少女版的《活着》。 ? 彼得鲁舍夫斯卡娅晚年代表作,洗去铅华,讲述晶莹剔透的时代回忆。 ? 作为名门之后,作者曾祖父是政府高官,外公是著名教授、雅各布森的学术伙伴,外婆是莫斯科名媛、马雅可夫斯基的暗恋对象,全家尽是各行各业的顶尖人才。只因为特殊的大背景,他们四散奔逃,“但求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