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作者简介
席伟,1955年生,山东省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研究员。1970年参军,驻防中蒙边境大漠,慷慨少年报国之志,1976年退役。参与编著《山东近现代画史》《中共山东地方史》《中共山东八十年简史》《八路军山东纵队史》《山东共产党志》《山东抗日战争实录》等。2008年后负责组织编纂《中共山东年鉴》《中共山东编年史》《中共山东历史》《中共山东党史资料文库》《中共山东党史研究文库》《中共山东党的重要文献选编》《山东抗战口述史》《中共山东专题史》等中共山东党史的重要文献并出版。
内容简介
第一章 被捕 1934年的8月,为了一个月的宗教学习,我和妻 子离开贵州镇远的家前往黔西。那里是阿尔伯特夫妇 的教区,当时他们在安顺创办了一所教会学校,决定 在宗教节日里,以学校的名义,邀请在贵州的外籍教 会人员聚会。我们希望通过参加这次活动,在那里同 分离的朋友相聚。 对这些活动,当时我们并没有抱多大期望,不过 ,在我们返回时,它却带给了我们实实在在的“赐福 ”。临行前,妻子祈祷时曾隐约预感“上帝将保佑我 们走遍天涯海角……即使世界末日,也将与我们同在 。”对此,我则认为:“他的爱,将使我们战胜一切 。” 在此之前,我曾收到德国朋友寄来的一本书,名 为《在中国的绑票》,讲的是瑞士巴塞尔的两个教士 ,在广东境内横遭共产党逮捕和监禁。这事给我很深 的印象。我对妻子感叹:“这真不可思议。”他们被 绑架的时间长达18个月,因为这么长的时间,单就中 国的食物而言,对西方人已达忍受极限,更何况是那 种非人的待遇。 当从安顺准备返回镇远时,传闻那边出了“乱子 ”。我们不明白“乱子”是什么,也不清楚当时政府 军队(国民党南京政府的军队,即国民党军)的动向 。回家的路有大小两条,我们选择了小路。享有特权 的我们根本未考虑安全问题,当时只想尽快赶到海曼 那里过礼拜日。半路上,我们遇见了德国牧师卡斯劳 斯,他说:“红军正由前面开过来,不过到旧州的一 段还安全(海曼夫妇的教区,距我们仅两天半的路程 ),再远就难说了。”我们感到还可以向前走,再说 ,到旧州(黄平境内)后,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听到家 那边的消息。 到旧州后,我们在那里度过了一个快乐而宁静的 礼拜日。在城外的小河边,我们还举行了洗礼。第二 天晚饭时,我们告诉海曼夫妇,我们决定继续前进。 10月1日(是我们离开英格兰12周年纪念日),我们 离开了旧州,海曼先生把我们送出城,在城外小河边 分手。 在那里,我们再次选择前进路线,或者走大路, 或者走小路。我们认为无论哪条路都是上帝的安排。 随行的厨师坚持走小路,城中政府军士兵也说应走小 路;小路除近之外,也同样受到官方庇护。因此我们 选择了小路。当我们爬上一座距预定在那里过夜的一 个小村一英里远的山顶时,突然,山顶灌木丛中冲出 了一些人,他们像捕猎一样抓住了我们。我妻子仍被 放在她乘的滑竿上,不过手脚被捆在了旁边。这时, 她还镇定地试图挽救我那本掉在地上的《圣经》,她 对其中一个商人打扮手持左轮枪的人讲:“如果你们 是抢东西,那就不要扔掉它。”显然,这对那些操江 西口音的江西老表来说,让他们明白我们的意思是非 常困难的。 <p class="MsoNormal" align="left"> <p class="MsoNormal" align="left"> 萧克(开国上将)将军作序忆往昔<span></span> </p> <p class="MsoNormal" align="left"> 早于斯诺的《西行漫记》一年向世界介绍中国红军<span></span> </p> <p class="MsoNormal" align="left"> <span> </span> </p> <p class="MsoNormal" align="left"> ……只要他讲的东西是真实的,有史料价值,揭了我们的短处又有什么关系呢?逝者不可追,但来者可鉴。<span></span> </p> <p class="MsoNormal" align="left"> ——《难忘的记忆》萧克<span></span> </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