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你的思维陷阱
作者简介
斯科特·亚当斯(Scott Adams) 美国知名漫画家、作家。他于1957年出生于美国纽约,曾获得纽约哈特威克学院经济学学士学位、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企业管理硕士学位。他创作的《呆伯特》 (Dilbert)漫画系列作品已在全球65个国家出版,并刊登在2000多家报纸上。此外,他还是“WhenHub”公司创始人。
内容简介
01 避开“局限思维”的陷阱 其实我们都会使用自己的大脑,尽管有反面证据。不过,大多 数人从来没有学会如何有效地思考——我说的并不是智商或其他智力 指标(它们当然也很重要),而是说思考是一种后天习得的技能。我 们在学校里不教授学生如何思考,你每天几乎都能看到这一欠缺的结 果。如果你使用社交媒体,或者盲目听取别人的意见,你就可能接触 到很多荒谬无用的逻辑思维,我称之为“局限思维”。 局限思维所体现的不是愚蠢傻笨,也不是孤陋寡闻,而是一种徒 劳无效的思维方式。你可能聪明伶俐又见多识广,却不善于思考。这 种情况不仅很有可能,而且十分正常。凭我几十年的生活经验,我发 现极少有人善于思考,这是有原因的:不管你多么聪明伶俐,如果没 有涉猎多个领域的经验,那就不可能掌握最有效的思维方式。 / 局限思维所体现的不是愚蠢傻笨,也不是孤陋寡闻,而是 一种徒劳无效的思维方式。 例如,训练有素的工程师学会以特定的思维方式看待世界,这一 思维方式与律师、哲学家或经济学家的思维方式既有相同之处,也有 不同之处。掌握这些技能中的任何一项,都能让你更好地理解世界, 更有效地思考世界。但是,除非你已经尝试过不同领域的思维技巧, 否则你会错过很多东西。在此我要再次明确指出,我所说的并不是人 们在这些学科中所学到的知识,而是这些领域中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 中学会的思维技巧。 值得庆幸的是,你不需要掌握工程学、科学、经济学、哲学、法 学或任何其他领域的专业知识就可以学会这些领域内专家的基本思维 方式。比方说,假如你不了解“沉没成本”的概念是什么,我可以在 30 秒内解释清楚,之后你就会完全理解这一概念。 沉没成本:你已经花掉的钱不应该影响你下一步做什么决 定,但是出于心理方面的原因,它经常会影响到你。 我写这本书是为了帮助你了解(或提醒你)从多个领域借鉴的最 有效的思维技巧。综合利用这些技巧,可以帮助你避免徒劳无效的局 限思维。 “老虎”伍兹生来就十分幸运,因为其基因排列让他能够称霸高 尔夫球坛多年。但是,假如他没有掌握高尔夫运动的策略和技巧,那 他的天赋就会被白白浪费。任何习得性行为都是如此,因为天赋只能 让你走这么远。如果你想要精通有效思维这一不同寻常之事,你需要 学习一些技巧,然后加以练习。你所谓的常识会欺骗你,让你误以为 自己已经知道如何有效地思考问题。 我将告诉你,你可能会错过什么。 我希望你能在本书里读到一些你已经知道的思想,外加一些你不 知道的东西。每个人读这本书的出发点都不同。经验告诉我,许多人 会把这本书作为礼物送给他们生活中那些无法有效思考问题的人,而 我也想就此向他们(如果不是向聪明的赠书人)进行全面的阐述。我 估计读这本书的人中有一半已经知道如何正确地思考沉没成本,而另 一半则刚开始接触这一概念。 没有人生来就懂得如何有效地思考问题。但是,它是易学的。一 旦接触这些技巧,你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这些技巧很容易理解,也 很容易掌握。本书将为你的大脑设置过滤器,让你在遇到局限思维 时——无论是在别人身上还是在你自己身上,都能够立即辨别出来。 我们人类格外重视有名称的事物。“局限思维”这个概念创造了 一种简略的表达方式,用以嘲讽那些不善于思考的人。嘲讽的“名 声”并不太好,但我认为如果使用得当,它其实颇有助益。例如,嘲 讽说谎的人可能有助于减少未来的谎言,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而因他 人无能为力的事去嘲讽他人只不过是犯蠢。 作为呆伯特连环漫画a 的作者,我几乎每天都在使用嘲讽的手段 阻止极其荒谬的管理方法的蔓延。如果这听起来像是我夸大了自己对 社会的影响,那么想想2018 年特斯拉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给 全体员工写的一份备忘录。在备忘录中他解释了如何提高会议效率, 下面是他制定的一条规则: 埃隆·马斯克规则6:“通常情况下,一定要利用常识作为 工作指南。如果在特殊情况下,遵循公司的某个规则明显是荒 谬的,可能成为呆伯特漫画中的绝佳素材,那么就必须改变该 规则。” 请注意,对马斯克来说,他之所以能更轻易地描述出他对员工的 期望,是因为“呆伯特”这个词存在于他们的常用词汇中,他们都明 白呆伯特式的政策是什么样子的。所以说,给事物命名可以使该事物 变成一种有效的表达方式。 我之所以使用特斯拉公司的例子,是因为可以很容易地找到公开 的引述。但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近30 年来,我不断收到大公司经理 的直接报告,他们声称自己改变或避免了某些政策,因为他们“不想 最终出现在呆伯特漫画中”或大意类似的表述。遭到嘲讽的风险改变 了人们的行为,我甚至可以说,嘲讽是历史上最强大的力量之一。 用某个贬义词指代某件事物要比没有这个词更容易避免此类事物。 在我引入“局限思维”这个词语之前,你会用什么样的词来描述某个 聪明伶俐但由于缺乏不同领域经验而存在心理盲点的人呢?你可能会 使用自己词汇表中意义最接近的某个词,可能是“愚蠢”“傻笨”“白 痴”之类的词语。不用我说,当你称某个人是“白痴”的时候,你很 难改变他的思维;但如果你选择高端路线,采用诸如“证实性偏见” 或“认知失调”等学术术语来描述某人的心理盲点,那么他可能会说 你才是那些认知错误的受害者,从而使得你们的讨论无果而终。 / 用某个贬义词指代某件事物要比没有这个词更容易避免此 类事物。 现在,我们比较一下那些没用的方法和我在这里介绍给大家的方 法。任何时候,只要发现了局限思维,你都可以对本书相应的任何一 页拍照,并将其分享到社交媒体上,或者分享给你认识的人。因为拍 下来的内容出自已经出版的著作,所以它会增加你观点的分量,并使 对话不受个人感情影响,让你的话听起来就不像是你自己个人的疯狂 观点。如果你告诉大家你拍的页面出自《跳出你的思维陷阱》一书, 那么你不但掌握了嘲讽的手段,而且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赢得对方的信 任。如果有朝一日这本书成了畅销书,那么它的影响力会更大,能够 更有效地抑制局限思维。 现在你可能想知道我为什么不建议说别人“愚蠢傻笨”,但同时 自己又引入了貌似同样不太好的一个词——“局限思维”。其中的不 同之处在于,“愚蠢傻笨”指的是人,而“局限思维”指的是方式。 大家请记住,我们所有人都有产生局限思维的时候。“局限思维”一 词中的“局限”指的是结果,而不是当事人的DNA(脱氧核糖核酸)。 我们在使用这个术语的时候,一定要记住其中的区别。说别人愚蠢傻 笨并不会让他们变得聪明伶俐,但指出他的某个糟糕的方式,并与某 个好的技巧进行对比,最终可以让他采取更有效的思维方式。就像我 举的沉没成本的例子一样,从你第一次接触到这个概念开始,它就几 乎自动成了你未来思考问题的一部分。 我之所以能写出本书,是因为本书中所描述的大部分错误我几乎 都犯过,我从经验中学会了如何辨识自己和他人的错误。在很多情况 下,我是在遭到可信之人的嘲讽之后才学会这些技巧的(多么痛苦的 领悟啊)。所有人都难免会偶尔产生局限思维,但我希望你在本书中 读到的内容可以帮助你避免多年来我所遭受的嘲讽(尽管我在无意中 因此学会了如何撰写本书)。 局限思维也解释了为什么好莱坞的艺术家在谈论政治或社会问题 时看起来——至少在我们许多人看起来——更真诚,而不是更聪明。 你不会觉得里头有什么蹊跷。娱乐界的大多数人都不是受过训练的科 学家、工程师、律师、经济学家、哲学家,他们也不具备任何教授决 策的领域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作为人类,我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 么。如果你从未接触过如何有效思考的课程,那么你就没有一个参照 标准,无法判断自己的做法是否正确。 你可能天生就比较聪明,这似乎很有可能,因为你正在读本书。 也许你曾经上过逻辑思维课,这是一个不错的开始,但它不会帮助你 像研究其他学科领域的人那样看待这个世界。如果你只接触过几个学 科的思维方式,比如历史和哲学,那么你在理解经济学家和科学家如 何看待世界方面仍然存在空白。 / 如果你只接触过几个学科的思维方式,那么你在有效思考 世界的能力上就会存在很大的空白。 我们知道,思维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你的成败。 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使用自己的大脑,但很多人并未学会如何理性有效地思考。从小到大,没人教给我们如何正确思考,每个人都因其成长环境及背景,拥有属于自己的特定的思维模式。 如果你目前频繁使用网络以及相关社交平台,那么你会在海量信息的轰炸下产生很多荒谬且徒劳的推理,比如:“我能推断出你在想什么”“我的想法必然是正确的”“你肯定是错误的”……你难免会受到他人言论的误导,被自己的思维定式所干扰。 风靡全球的职场漫画“呆伯特系列”的作者斯科特·亚当斯对这些形形色色的思维现象进行了研究,在他看来,当下我们中有很多人都掉进了被他称为“局限思维”(Loserthink)的陷阱中,我们会自以为是、是非不分、以偏概全……在这种思维模式下,我们被各种幻想和徒劳无益的思维所束缚,不仅缺乏认识世界、理性行事的能力,还因此做出了很多错误的决策。 局限思维让我们偏激,让我们低效,让我们愚蠢,也让我们丧失了清醒思考的能力。斯科特建议读者,通过系统的思维训练,让自己习得心理学家、艺术家、历史学家、工程师、领导者、科学家、企业家、经济学家的思考技巧,谨慎甄别所谓的“专家”之言,学会在任何问题面前保持清醒理性的思考,这样才有能力跳出危险的思维陷阱,做出更高效更睿智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