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出十三号牢房/思考机器探案集
作者简介
杰克·福翠尔,是美国最杰出的推理小说作家之一,短篇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推理文学的先行者。 杰克·福翠尔共创作了五十篇以“思考机器”范杜森教授为主人公的短篇推理小说。这些作品构思巧妙、布局离奇、解答高明,体现了杰克·福翠尔高超的推理创作天赋和深厚的文字功底。故事中的范杜森教授拥有天才的大脑、敏锐的直觉和精湛的逻辑推理能力,可以解决任何费解的谜团,被誉为“美国的福尔摩斯”。杰克·福翠尔的思考机器探案系列作品代表着短篇黄金时代的最高水平,诠释着推理小说“解谜至上”这一最本质、最纯粹的乐趣。其中如《逃出十三号牢房》等名作,几乎入选了所有推理小说的推荐书单,是不可不读的经典之作。
内容简介
逃出十三号牢房 奥古斯都·范杜森教授有很多荣誉头衔,他是哲学博士、法学 博士、医学博士、皇家学会会员等等。各种外国教育机构和科学机 构还授予他很多别的头衔,以表彰他的贡献,但他已经记不清了。 他的外貌和他的头衔相比就逊色多了。他身材瘦小、削肩驼 背、脸色由于长期的室内工作而显得苍白,下巴光秃秃的,几乎看 不见胡须。在厚厚的眼镜片后面,浅蓝色的小眼睛从来都是眯着看 人,好像在揣摩别人的心思,令人难以亲近。他宽大的额头,尺寸 超出了常人,上面被乱蓬蓬的枯草一般的黄发覆盖着。整体看上 去,感觉相当怪异。 范杜森教授是德裔,他的祖上在科学界就享有盛名,他是一个 从小就受到科学熏陶的大师级的人才,很擅长逻辑推理。他五十多 岁,人生中大约有三十五年的时间一直在证明“二加二永远等于 四”。他一贯主张所有的事情有因必有果,只要全神贯注地思考, 所有的问题全能迎刃而解。顺便提一句,范杜森教授还有一个标志 性的特点,他戴八号的帽子。 在一次国际象棋比赛上,范杜森教授是一位从不下棋的人,但 他却击败了一位职业象棋冠军,就此证明逻辑推理的严密性和高 效性。一家报纸在评论这场著名的比赛的时候,给他冠名为“思考 机器”,从那以后,“思考机器”这个称呼就代替了他之前的一长串 的头衔,被大家广泛地接受。同时,这个称呼也恰如其分地反映了 他终日废寝忘食忙于工作中的特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躲在 他狭小隐蔽的实验室中思考,他的思想处于科学前沿,整个世界都 为之震惊。 “思考机器”偶尔会接待前来拜访的客人,他们都是些科学家, 聚在一起辩论一些问题。这天晚上,查尔斯·瑞桑博士和阿尔弗雷 德·菲尔丁博士两个人前来拜访,他们讨论一些还没有定论的理 论问题。 “这是不可能的。”在谈话的过程中,瑞桑博士肯定地说。 “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思考机器”_的口吻也是无比坚决, “头脑是一切事物的主宰,科学界只有认清这一点,人类才能真正 进步。” “我们能造出宇宙飞船吗?”瑞桑博士问。 “不无可能性,”“思考机器”坚定地说,“终有一日你会见到宇 宙飞船的。我现在太忙了,否则我自己就造得出来。” 瑞桑博士露出善意的嘲笑,他说:“我听到过你说这样的话,但 其实一点儿意义也没有。头脑是一切事物的主宰,但它有时不可能 让自己的能力完全发挥出来。有些事情不是想它存在它就存在的, 也有些事情不能光凭‘想’就能得出结果来。” “什么事?你举个例子好吗?…‘思考机器”提了个要求。 瑞桑博士吸着烟,思考了一会儿说:“好吧。就拿监狱的墙壁来 说吧,没有人只凭‘想’就能从监狱里跑出来。如果可以的话,恐怕 监狱里早就没有囚犯了。” “我还是那句话,一个人是可以用他的智慧和技巧从监狱里逃 出去的。”“思考机器”不屑地说。 瑞桑博士被他的话逗乐了。 过了一会儿,他说:“假如一个死刑犯被关进死牢——里面都是 些绝望的家伙,他们因为对死亡的恐惧而发疯,不放过任何一个能 逃跑的机会。假如你被关进了这样的死牢里,你能逃出来吗?” “当然能。”“思考机器”大声宣布。 “当然,”菲尔丁博士第一次加入到他们俩的谈话中来,“你可 能会用炸药把牢房炸开一个口子,但是一个被关在死牢的死刑犯 是不可能有机会得到炸药的。” “根本用不着炸药,”“思考机器”说,“你们可以把我像一个犯 人一样关进去,我会逃出来的。” “除非你进去的时候身上带着越狱的工具。”瑞桑博士说。 听了瑞桑博士的话,“思考机器”有些恼火。 “把我关起来吧,无论什么样的监狱、什么样的牢房,仅穿着囚 犯的衣服,我就能在一周之内逃出来。”他坚定地说。 菲尔丁博士又点燃一支香烟。 “你认为你单凭‘想’就能从监狱里逃出来?”瑞桑博士问。 “我会逃出来的。” “你是认真的?” “当然。” 瑞桑博士和菲尔丁博士两个人都怔住了,半晌说不出话来。 “你愿意试一试吗?”菲尔丁忍不住问。 “当然,”范杜森教授轻蔑地说,“为了让人相信我的道理,我以 前还做过比这更加愚蠢的事。” 范杜森鄙夷不屑的语气让双方的气氛骤然紧张了起来,大家都 动了火气。尽管在座的都认为这件事本身就很荒谬,但是范杜森依 然重申他愿意通过亲身尝试越狱来证明他的道理,所以这件事就 这么定了下来。 “就从现在开始吧。”瑞桑博士说。 “我想明天再开始也不迟,”“思考机器”说,“因为……” “不行,就从现在开始,”菲尔丁博士断然拒绝,“我们假设你现 在就被逮捕了。当然,死刑犯被捕的时候不可能得到任何警告,也 没有和朋友联络的机会。在监狱里你的待遇也和其他死刑犯相同, 你还愿意去尝试吗?” “好吧,就从现在开始吧。”“思考机器”站了起来。 “比如说,我们把你关进齐索姆监狱的死牢。” “你穿什么衣服进去?” “尽量穿得少些,”“思考机器”说,“一双鞋子、一双袜子、一条 裤子和一件衬衫。” “你允许狱警对你实施搜身吗?当然了,这是必需的程序。” “我希望你们对待我就和普通的犯人一样,”“思考机器”说, “不多也不少。” 说是实验,其实一点儿也不简单,在实验前需要做一些前期工 作,比如要得到监狱方面的许可。但是这三位都是当地有影响的人 物,所以一通电话以后,就全部办妥了。只有在管理监狱的行政长 官那里出了点小麻烦,尽管教授们再三解释说这只是一场科学实 验而已,但还是把他弄得晕头转向,最后也勉强同意了,并表示范 杜森教授能够成为监狱有史以来最高贵的“囚犯”,对他们来说,也 是一个莫大的荣幸。 当一切都安排好了以后,范杜森穿上了他要入狱的衣服,把他 的女仆兼管家叫了过来。 “玛莎,”他说,“现在是九点二十七分。我要出门了,七天以 后,晚上九点半,这两位先生,也可能还有一两位客人要在这里和 我一起共进晚餐。记住瑞桑博士最喜欢吃你做的洋蓟了。” 然后,这三个人驱车来到齐索姆监狱,由于事先经过电话沟通 协调,监狱长早就等在那里迎候他们了。他只知道这位声名显赫的 范杜森教授即将成为他的“犯人”,要保证他能在监狱里停留一个 星期。即使他什么罪也没犯,也要把他当做一般的罪犯对待,不能 有任何的闪失。 “给他搜身。”瑞桑博士提示他。 P177-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