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画传(他在繁华中独自前行)(精)

唐伯虎画传(他在繁华中独自前行)(精)
作者: 陈书良
出版社: 天地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0.20
折扣购买: 唐伯虎画传(他在繁华中独自前行)(精)
ISBN: 9787545541069

作者简介

陈书良,湖南长沙人,1947年出生于湖湘书香世家,原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文学所所长、研究员,享****特殊津贴;现为湖南省文史馆馆员、湖南商学院中文系主任、教授、院学术带头人;醉心六朝文化,独立特行,著作甚丰,人称“六朝人物”。

内容简介

**章 唐解元 我问你是谁?你原来是我;我本不认你,你却 要认我。噫!我少不得你,你却少得我;你我百年 后,有你没了我。 ——《伯虎自赞》 林语堂先生在他的杰作《苏东坡传》中曾精辟 地说过:“认不认识一个人不在于和他同一年代, 这是共鸣了解的问题。毕竟我们只认识自己真正了 解的人,而且只对自己真正喜欢的人才能充分了解 。”(林语堂《苏东坡传》**章)我以为,这段 话**适合我对唐伯虎的认识。我总觉得,较之周 围那些用虚伪和谎言层层包裹的人,五百多年前的 唐伯虎还容易了解得多。当然,这是在我通读了他 的六卷诗文集,并尽可能多地欣赏了他的绘画、书 法及印章之后达成的认识。当然,这种认识有感性 成分、理性成分;此外,还有一些很微妙的属于精 神层面的东西。其实,类似的认识古人早已说过。 稍晚于唐伯虎的晚明文坛**袁中郎就说: 吴人有唐子畏者,才子也;以文名,亦不专以 文名。余为吴令,虽不同时,是亦当写治生帖子者 矣。余昔未治其人,而今治其文。大都子畏诗文, 不足以尽子畏,而可以见子畏。 (袁宏道《唐伯虎全集序》) “治生”是流传于晚明的下属对上司的自称, 帖子即现今的名片。当时担任吴县县令的袁中郎向 往着携带治生帖子去拜访唐伯虎,当然觉得伯虎是 一个真切的活生生的存在。他承认这种感觉从伯虎 的诗文来,语句中流露出但恨生不同时的遗憾。明 末还有一位雷起剑,他在暮春时节与朋友泛舟横塘 ,在野水杂树间发现了唐伯虎的葬地,牛羊践踏, 满目荒凉。雷起剑不禁凄然而叹: 是朋友之罪也!千载下读伯虎之文者皆其友, 何必时与并乎?(见《苏州府志》) 于是他与几个朋友集资修建了唐伯虎墓、祠, 并且“勒石以遗千古之有心者”。好一个“千载下 读伯虎之文者皆其友”!事实上,搜寻杰出的古人 的诗文去读的人,当然希冀与古之贤哲英豪为友; 而一旦读了其诗其文,*觉得其人可亲可敬,可歌 可泣,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了。这就叫作“神交古 人”。我曾为自己的书斋“听涛馆”自撰过一副联 语:镇*观书,历万里关河,千秋人物;片时倚枕 ,对一窗残月,四壁虫声。也是在做神交古人的梦 呓。 我觉得唐伯虎独特的人格比任何一位明代文人 都突出,在整个中国封建文人长长的队列中,也是 给人印象*深刻,*能引起写作冲动的。究其原因 ,主要有三。其一,他才气过人,**倜傥,放浪 形骸,诗酒自娱,自称“江南****才子”。他 的诗名风采,丹青墨色,照耀江南,人人仰慕。在 此基础上形成的大量传说,*无异于给这位才子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