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新星
原售价: 78.00
折扣价: 50.00
折扣购买: 家长的故事(1980年代的毛旭辉)(精)
ISBN: 9787513334181
2016 年 1 月 28 日到 2 月 3 日,我在昆明。 之前,毛旭辉和他的助手张光华为我的写作已经做了长 时间的资料搜集和文献整理,这几天他便将照片、笔记 ,早年的记事本、速写本、水粉和油画写生,各种形式 的资料文献、手稿和作品,一一给我翻阅和观看。在毛 旭辉的创库工作室,在巴赫、拉赫玛尼诺夫以及其他西 方音乐的背景下,我们的思绪不时回到三十年前的 80 年代,尤其是那些老照片和毛旭辉早年的写生,很容易 将我们引向往昔。 在翻阅资料的过程中,我一次又一次地感受到时光 的飞逝和世事面目全非的变迁,而我将要做的是,如何 通过一个特殊而孤独甚至“疾病缠身”的个人,来描述 、分析和判断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艺术风景及其问题。 2009 年 11 月 13 日,北京。一个隶属中国艺术 研究院的“中国当代艺术院”正式挂牌成立,院长是《 父亲》的作者罗中立。没有人清楚这个官方机构是在什 么背景下突然产生的,但是, 2004 年至 2008 年间出 现的中国当代艺术在全球拍卖市场上的价格“井喷”, 无疑为那些在官方艺术机构里没有任何地位的当代艺术 家——官方机构几乎没有收藏他们的作品——增加了鲜 艳的色彩:张晓刚、王广义、方力钧、岳敏君、刘小东 、周春芽以及曾梵志等艺术家开始在社会中广为人知, 他们的艺术市场价格迅速地为他们披上了似乎有点神话 成分的外衣,他们的艺术被认为在全球艺术市场中树立 了一个“中国牌”的象征招牌,以至于有欧美的艺术家 开玩笑地感叹道:“如果我有一张中国人的脸就好了! ”无论这样的局面究竟属于什么性质抑或根本就是问题 的开始,中国当代艺术被金钱拉入了让世界瞩目和震惊 的焦点,就像中国的经济被世界所关注,而“中国 制造”这个很快就解体的概念也一度被认为是影响全球 经济的品牌一样。这个机构的“院士”——被人们嘲讽 地使用的词汇——成员名单还有:徐冰、许江、隋建国 、韦尔申、蔡国强、汪建伟、叶永青、王功新、林天苗 、展望、冯梦波、宋冬和邱志杰。在授予聘任证书的仪 式上,夹杂着不同政治信仰、艺术观念、价值立场的艺 术家受到了党和国家主管部门以及全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的到场祝贺。敏感的人会在内心询问:这究竟意味着什 么?参加了 2008 年 12 月召开的全国美术家协会代表 大会的人应该有记忆:“工作报告”指责了玩世现实主 义和政治波普对中国形象的歪曲。然而不到一年的时间 ,官方居然认可了那些在政治和意识形态准则上让人怀 疑的中国当代艺术,是发生在中国的当代艺术开始进入 了一个合法化的程序了吗,或者那些“功成名就”的艺 术家最终向官方伸出了感激之手了?到场参加祝贺的画 家陈丹青用“流寇”这个词来形容这些被认为在昨天还 “不合法”的艺术家,他对那些“特立独行”“不按常 理出牌”的“院士”给予了多少有些预言式的劝告:“ 不管怎么样,都不要把自己的锐气灭掉,不要让自己慢 慢变蔫了……”无论如何,不少批评家更愿意将此次事 件认定为在野的、边缘的艺术家被官方“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