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晓者--平津战役中的英雄故事

破晓者--平津战役中的英雄故事
作者: 编者:祁雅楠|责编:高雅
出版社: 新蕾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4.70
折扣购买: 破晓者--平津战役中的英雄故事
ISBN: 9787530775523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平津战役中的“纸短情长 ” 一纸家书,寄托了远隔 千里的亲人的无限情感,问 一句安好,道一声平安,见 字如面,纸短情长。在平津 战役纪念馆中,你会看到一 封特殊的家书。这是东北野 战军第7纵队卫生员朱永慈 写给父母的家书。在这封家 书中,他只写了抬头和落款 ,而家书的内容似乎是统一 印制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让我们将时间的指针拨 回1948年11月2日,经过艰 苦卓绝的战斗,东北野战军 取得了辽沈战役的胜利,东 北全境获得了解放。11月 18日,为了实现将华北敌军 就地歼灭的作战意图,上级 发出了让东北野战军提前入 关的命令。“关”指的是山海 关,人们习惯上将山海关以 西称作“关内”,将山海关以 东称作“关外”。上级要求他 们进入关内,抵达唐山、塘 沽、天津等地包围敌人,防 止敌人逃跑,目的是与华北 军区主力协同发起平津战役 。随后全军召开了入关动员 大会,会后战士们都慷慨激 昂地表示,要继续保持光荣 传统,发扬不怕疲劳、不怕 牺牲、连续作战的精神,战 胜一切艰难困苦,就是爬也 要爬进关去,保证完成行军 作战的任务。为了让战士们 安心,让战士们的家属安心 ,解除大家的各种顾虑,顺 利向关内开进,部队让每个 战士在入关前写一封家书。 但当时在部队里,大部分战 士的文化水平有限,无法独 立完成一封家书,很多战士 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 。鉴于此,部队决定统一起 草印制给战士家属的信。 朱永慈是沈阳人,是诸 多东北籍战士中的一员。平 津战役开始时,他入伍还不 到一年。在辽沈战役中,他 不畏牺牲、不怕苦、不怕累 ,积极抢救伤员,为伤员们 端水、喂饭、包扎、换药, 经常饿着肚子忙前忙后,自 己受伤了都顾不得处理,在 他看来这都不算什么。自参 军以来,他一直没有回家探 望过父母,东北解放后,他 与许多战友的想法一样,也 想回家探望父母,但他和战 友们一想到还有许多地方的 百姓过着苦日子,许多地方 还没有获得解放,他们就觉 得应该去帮助那里的百姓。 当部队将统一印发的“安 家信”交到朱永慈手中后, 他读道:“秋季攻势中,我 们跑了许多路,打了许多仗 ,把东北敌人全都打光了, 这个胜利的影响很大……至 多再一年,全国革命就要完 全胜利了。……很快,我们 就要进关了,请你们不要挂 念……如果有什么困难,政 府是会设法帮助解决的。而 我自己是决心打倒蒋介石, 全国革命成功后才回家,那 时……不仅我光荣,连全家 都光荣!”信中的一字一句 都让他感到心安。他读完信 ,觉得上面写的就是自己想 说的话。是啊!舍弃自己的 小家是为了换取整个国家的 胜利,只有全国解放了,东 北的胜利果实才能巩固。他 仔仔细细地填写了抬头和落 款。由于当时没有信封,他 就用牛皮纸简单糊了一个, 在上面写好邮寄地址后交给 了组织,由军邮站统一交给 当地的邮局寄出。信件发出 后,朱永慈便踏上了入关的 征程。 在部队即将跨过山海关 时,朱永慈望向自己家的方 向,心里默念道:“爹,娘 ,请你们放心,我一定会完 成战斗任务,活着回来。” 那时,他的内心充满了斗志 ,仿佛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P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