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宴的那些事儿

古代名宴的那些事儿
作者: 张建伟
出版社: 广西人民
原售价: 26.00
折扣价: 18.20
折扣购买: 古代名宴的那些事儿
ISBN: 9787219067451

作者简介

张建伟,经济法硕士。喜欢文学与写作,在各类期刊发表了大量的文章,出版著作有《权威性领导》、《老字号的经营秘诀》、《隐形冠军为什么》、《古代刺客的隐秘事》等。

内容简介

一、歌舞之宴——楚庄王绝缨会 从古至今,酒宴都是必不可少的联络感情的手段。无酒不成席,无舞 不成欢,酒是喝得花样百出,还得有专门陪酒的人——当然是美女。陪酒 也叫喝花酒,直喝到危害家庭,致病丧命者大有人在。 其实,陪酒不是现在才发明的,而是古已有之。春秋时有个楚庄王, 一次大宴群臣时叫自己的妃子们出来伴舞陪酒。美色当前,终于有人忍不 住了,下手调戏起敬酒的妃子来。 历史掌故 公元前613年,楚国最有作为的君主楚庄王即位,这位“春秋五霸”之 一的著名国君,最终将楚国带向了鼎盛。公元前606年,楚庄王更是率军北 上,大败晋军,并在周王境内陈兵示威,向周天子的使臣王孙满询问摆在 洛邑的九座大鼎重几斤几两,大有取周而代之的气势。然而,这位当时让 天下诸侯惊恐的君王在即位之初,却表现得像一个只好吃喝玩乐、成日沉 迷于歌舞的“昏庸之君”。 原来,楚庄王刚即位时,国家大权掌握在令尹(相当于丞相)斗越椒的 手里,斗越椒野心勃勃,想要篡位。楚庄王虽然有心除去斗越椒,但一来 斗越椒权力太大,党羽众多;二来其他大臣的态度不明,所以他迟迟不敢 动手。 为了麻痹斗越椒,楚庄王干脆整天打猎、喝酒,不理政事,还在宫门 口挂上一块大牌子,上边写着:“进谏者,杀无赦!”——谁敢来反对我 这么做,我就杀了谁。这样一来,那些不支持斗越椒的大臣坐不住了,一 天,他们推举大夫伍举去见楚庄王。这时,楚庄王正手中端着酒杯、口里 嚼着鹿肉,醉醺醺地观赏歌舞。他眯着眼睛问道:“大夫来此,是想喝酒 呢,还是要看歌舞?”伍举话中有话地说:“有人让我猜一个谜语,我怎 么也猜不出,特来向您请教。”楚庄王一边喝酒,一边问道:“什么谜语 这么难猜?你说说看。”伍举说:“谜语是‘楚京有大鸟,栖上在朝堂。 历时三年整,不鸣亦不翔。令人好难解,到底为哪桩?’您请猜猜,不鸣 也不翔,这究竟是只什么鸟?”楚庄王一听,心中立即明白了伍举的意思 ,于是,他笑着说:“我猜着了。它可不是只普通的鸟。这只鸟啊,三年 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你就等着瞧吧。”伍举也明白了 楚庄王的意思,便高兴地退了出来。 不久,楚庄王便下令解散了乐队,打发了舞女,决心要大干一番事业 。在楚庄王的努力下,没多久,楚国的势力和声威大震,然而没想到,此 时楚国发生了内乱。 周定王二年(前605年),斗越椒乘楚庄王讨伐戎族之机公开造反,他占 据了郢都,又发兵拦阻楚庄王,想将楚庄王消灭在郢都之外。楚庄王见斗 越椒以逸待劳,而自己带的兵刚刚打完仗回国,非常疲惫,知道硬拼对自 己不利,便说:“斗氏一家于楚国有大功,宁肯使越椒负我,我不负越椒 。”就派人前去讲和。斗越椒以为楚庄王已是囊中之物,只等他伸手擒拿 了,哪里肯罢手,便对使者说:“回去告知芈旅(楚庄王的名字),有胆量 就来决一死战,不然就赶快投降!” 于是,楚庄王假装退兵。但到了晚间,他却先将军队埋伏于漳水东岸 ,然后又派一队士兵在河岸活动,引诱斗越椒渡河,自己则带着少数士兵 躲在桥的下面。第二天早上,斗越椒见河对岸有楚兵,果然追过河来。待 他发现自己中了计,想撤退时,桥已被拆毁了。斗越椒惊慌失措,急忙命 令士兵涉水过河。士兵们正要下水,只见对岸一员楚将大声喊道:“大将 乐伯在此,斗越椒赶快投降!”说罢,便令士兵奋力射箭。斗越椒也急令 士兵往对岸射箭。在双方对攻中,乐伯手下的神箭手养由基一箭射死了斗 越椒。斗氏兵马见主将身亡,纷纷四处逃散。楚军分兵追巢,取得了大胜 。 平息斗越椒叛乱后,楚庄王在郢都大摆庆功宴,犒赏有功的将士。在 盛大的庆功宴上,众功臣开怀畅饮,直至夜幕降临。本来按当时的礼仪, 喝酒只能在白天喝,夜里不能喝酒。这主要是前朝的商纣王由于沉迷酒色 而导致亡国,所以大圣人周公旦发布禁酒令,到了晚上就不许喝酒。但是 ,一向被信奉周公的中原人看做“蛮夷”的楚人根本不理这一套,楚庄王 命宫人点起灯,下令大家接着喝。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