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编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精品教材·公共基础课系列)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编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精品教材·公共基础课系列)
作者: 编者:宁业勤//吴蔷|责编:赵婷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35.10
折扣购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编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精品教材·公共基础课系列)
ISBN: 9787300319407

作者简介

宁业勤,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教育学硕士,长期从事人文素质类课程教学工作,主编《大学语文》《职业素质与职业发展》等教材,出版专著1部,主持厅市级及以上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20余篇。

吴蔷,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历史学硕士,长期从事思想政治理论和地方历史文化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曾获宁波市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称号,主持或参与厅市级及以上课题6项,发表论文数篇。

内容简介

文化是人类在不断认识自我、改造自我,不断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的并得到人们共同认可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的总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先民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经历史积淀并被普遍认同的、代表中华文化发展正确方向的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以及最宝贵的精神品格和命脉,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中华文化生息繁衍于地域辽阔、地形复杂、资源丰富的中华大地上。以农耕经济为主,以手工业经济、商品经济、游牧经济和海洋经济为补充的经济形态是中华文化生息繁衍的经济基础。在历史长河中,一脉相承的专制制度和带有某种血缘温情的宗法制度相结合,形成一种“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结构,也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文化的演变发展。
悠远浩博的中华文化,从孕育发生到恢宏壮大,有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这一历程以社会政治演变与思想意识革新促成的精神文化日臻丰富为主导,在人自身不断解放中走向文明高峰。直到清朝末期,在外敌入侵下历经血与火的洗涤,中华文化进入了一个蜕变与新生并存的新的历史阶段。
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包括天人合一、以人为本、贵和尚中、刚健有为等。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是基于基本精神,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包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