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田随笔

蒙田随笔
作者: [法]米歇尔·德·蒙田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19.50
折扣购买: 蒙田随笔
ISBN: 9787533946050

作者简介

米歇尔·德·蒙田(1533-1592) 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思想家、人文主义作家。 三岁时,父亲从意大利带回一名不懂法语的德国教师,对蒙田以拉丁语进行启蒙教育。 曾在图卢兹大学研习法律,后在波尔多法院任职十余年,当过国王侍从,亲历战争,周游各地。曾两次当选波尔多市市长。 1572年开始撰写《蒙田随笔》首卷,直到1592年逝世前仍笔耕不辍。 他谦称自己的文章为Essai。蒙田之前,Essai为“试验”之意;蒙田之后,意为随笔。 《蒙田随笔》被誉为“十六世纪各种知识的总汇”。 译者简介: 马振骋 法语文学翻译家 195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外语系法语专业 先后在北京轻工业学院、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任教 代表译作: 圣埃克苏佩里《人的大地》《小王子》《夜航》 玛格丽特·杜拉斯《毁灭,她说》 安德烈·纪德《田园交响曲》 米兰·昆德拉《慢》等 2009年,独力翻译的《蒙田随笔全集》获首届傅雷翻译出版奖。

内容简介

大家都听说过庇卡底人的故事,他已上了绞刑架 ,有人带来一个少妇(我们的法律有时允许这样做), 他若娶她,就可以赦免不死。他对她细看了一会,发 现她走路跛脚,就说:“套绳子吧,套绳子吧,她是 个瘸子!” 据说同样在丹麦,有个人被判斩首,已上了高台 ,有人向他提出同样的条件,被他拒绝,只因为送来 的那个姑娘脸太扁,鼻子太尖。图卢玆的一个仆人被 人控为异端,说他这样信仰的唯一理由是参照了他的 主人,一个与他同牢的青年学者的信仰而来的。仆人 宁可去死也不听信他人说主人犯了教规。我们还读到 阿拉斯人的故事,当路易十一攻下该城时,许多市民 就是吊死也不愿喊:“国王万岁!” 在纳森克国,即使今日还是,教士的妻子要随同 死去的丈夫活埋。其他妇女则在丈夫葬礼上活活烧死 ,不但要神色平静,还要高高兴兴。当国王驾崩火化 时,他的所有后妃、宠姬,一大批官员奴仆,兴高采 烈扑向火堆,跳入火中,他们觉得给先王伴驾是极其 光荣的事。 在阿谀奉承的弄臣中间,有人临死前也不放弃装 疯卖傻。有一个人,当刽子手要推他时,大叫:“开 船啦!”这是他的口头禅。还有一人躺在火炉前的草 褥上,快要断气时,医生问他哪儿痛,他回答:“板 凳与火之间痛。”那位神父要给他做终敷仪式,摸到 他因病而缩回的双脚好涂上圣油,他说:“您可以在 我两腿的头上找到啊。”那人劝他把自己托付给上帝 ,他问:“谁上那里去?” “上帝愿意的话,您不久就可以去了。”另一人 回答。 “那我明天晚上到那里……” “您要把自己托付给他,您不久就要到了。” “那样的话,”那个人说,“不如我自己跟他说 吧。” 我听父亲说,最近跟米兰的几次战役中,城市几 次失而复得,老百姓实在忍受不了命运反复无常,决 心不惜一死,盛传至少有二十五个家族族长在一周内 自杀身亡。克桑西城也发生相似的事,在布鲁图斯围 城时期,城里人不论男女老幼,纷纷冲出城门,怀着 那么急切的欲望,只会做一切去找死,决不做什么去 偷生;以致布鲁图斯好不容易才救出一小部分人。 任何观念都很强烈,让人不惜一死也愿意去接受 。在米底亚战争中,希腊人立下和遵守的庄严誓言, 第一条就是每个人愿意以死亡换取生命,也不以希腊 法律换取波斯法律。在土耳其与希腊的战争中,我们 看到多少人宁可接受残酷的死亡,也不愿放弃割礼而 改行洗礼? 这说明没有事情是宗教做不到的。 卡斯提尔国王把犹太人赶出了国土,葡萄牙国王 若昂二世向他们出让避难所,一人收八埃居,约定在 某天要离开;他答应提供船只把他们运往非洲。到了 日子不服从的人沦为奴隶,但是船只提供不足,上了 船的人受到水手粗暴虐待,除了各种各样侮辱以外, 还有意在海上戏弄他们,船一会儿往前,一会儿后退 ,直至他们吃完随身所带的干粮,被迫向水手购买, 价格昂贵.行期拖延又长,当他们终于上岸时,除了 身上的衬衣以外已一无所有。 这一非人待遇的消息传到还在陆地上的人的耳朵 里,大多数人决定做奴隶,一部分人做出样子要改宗 。 曼努埃尔一世继承王位,首先让他们恢复自由, 后来又改变了主意,限定他们时间离开,指定三座港 口供他们出海。据近代最杰出的拉丁历史学家奥佐里 乌斯说,国王让他们恢复自由。 P26-27 蒙田随笔游走在生死之间,生活中随手可拾、随处可见的小问题,皆可入文章。 一颗真实自然、从不虚伪造作的灵魂就这样赤裸裸呈现在我们面前。 那时的乡下贵族,会在壁炉上放一本蒙田,以示不同于捕兔的乡绅。而今天,蒙田对生活的这些作答仍旧熠熠闪着光,为年少无知的我们指点迷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