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新星
原售价: 49.00
折扣价: 42.00
折扣购买: 我能做教师吗
ISBN: 9787513349468
编著者: 吕志超 南京大学文学硕士,得到图书专职作者。曾任CCTV1《等着我》、CCTV10《国宝档案》、腾讯视频《一本好书》编导,优酷视频《隐秘的细节》主编。 受访教师: 闫存林 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从教33 年,北京市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中国教育报》2013 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现任北京十一学校语文学科主任、高中部语文教师。 华应龙 执教中小学数学38 年,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首批正高级教师,首批“ 首都基础教育名家 ”“, 化错教育 ”创始人。荣获首届“ 明远教育奖”。现任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兼职教授。 叶德元 从教18 年,全国模范教师,2015“ 最美教师”,成都市特级教师,成都市十佳班主任。现任成都七中育才学校历史教师、班主任。 罗滨 在中学教学一线工作18 年,在教研部门工作12 年。正高级教师,化学特级教师。现任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适合当教师的人有什么特质 ·罗滨 一名老师应该具备哪些特质?有的人认为老师对待知识要严肃认真,有的人认为老师要学养丰富,还有的人认为老师要很有耐心。这些或许都是一名好老师的重要特质,却不是判断一个人是否适合当老师的根本要素。老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平等的、没有任何差别的,也就是所谓的“有教无类”。无论学生的成绩优秀不优秀,长相漂亮不漂亮,家庭条件好不好,作为一名教师,你对他们的爱都应该是一样的。很多人强调老师要有责任感,但这种责任感并不是强迫来的。如果真的爱孩子,你会自发地对他们好,为他们的未来着想,教书和育人会变成一件你发自内心想要做好的事。如果不喜欢孩子,即使再有责任心,当了老师的你也会感觉格外难受。 我出身于教师世家,父亲是生物老师,母亲是物理老师,姑姑是化学老师,姑父是物理老师,他们都是非常爱孩子的人。在我小时候,父母作为知识分子,在特殊的历史时期被下放到农村做老师。村子里有的孩子生活困难,为了让他们过得好一点,父母直接让他们住到我家。 当时因为时代的关系,很多教学活动都暂停了。我父母很着急,如果孩子们现在不学知识,将来肯定无法在工作和生活上取得好的发展,不能因为学校不上课就耽误学习。于是,他们就带着一些学生在家里上课。妈妈是物理老师,她就在家里设置了工作台,带着学生动手缠电圈、做发电机,给他们讲电流的原理。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学生,我父母都会自觉地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不随便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下,这也成为我潜意识里的东西。教学这么多年,遇到学习好、肯上进的学生,我当然为他高兴,但遇到人们通常认为的“问题学生”,我也会尽最大能力帮助他。 我当老师的第一年教初三,班里有个学生不爱学习,经常考试不及格。初三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如果一直考试不及格,他就毕不了业,也就无法取得毕业证。别说现在了,就算在那个年代,没有初中文凭的人也是很难在社会上立足的,所以我就强制要求他来补课。但这个学生非常不配合,我进教室时他还在,然而转眼就不见了。我四处找,最后从讲桌底下把他薅出来,按着他坐下,一点一点给他讲题。类似的情况发生过很多次,最后他终于顺利毕业。 对老师来说,遇到不爱学习的学生,其实不是最难的,那些受学习、家庭的影响而产生心理问题的学生,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作为老师,要有面对和处理这类问题的细心和耐心。 我曾经有一个学生,去他家家访时,我发现他不让任何人进自己的房间,连父母也不让进。原来,这个学生与父母关系紧张,经常爆发冲突。一次,他跟家人再次发生冲突后,给我打了四五个小时的电话。我耐心地听他讲话,并给予回应和安慰。他可能觉得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愿意理解他的人,从此每天我下班之后,他都会找我聊天,一聊就是三四个小时。我以为这样陪伴他、开导他,他会渐渐调整好状态。没想到,这样持续了两个多月后,有一天他突然跟我说:“老师,您知道我那么多事儿,就不怕我对您不利吗?”我吓了一跳,这才意识到他的心理可能出问题了,就跟他商量带他去接受心理治疗。他一开始坚决拒绝,我帮他找好了心理医生,跟他反复沟通,又请他的父母配合,他才答应接受治疗。 教师这个职业的日常工作非常繁杂,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生和家长。如果选择当老师仅仅是因为收入稳定、工作体面,那么当你遇到工作上的种种问题时,就很容易产生抱怨、不满等情绪,甚至影响自己的心理健康。如果没有一颗爱学生的心,没有对教育的热忱,是很难在教师工作中感受到快乐的。 说了这么多,我们来给这篇文章画个重点:要判断你适不适合当老师,首先要看你喜不喜欢孩子,会不会对个性、成绩、家庭条件不同的孩子给予同样的对待。如果你喜欢孩子,能做到对所有孩子一视同仁,那么你大概率是当老师的好苗子。 教师的幸福感来自哪里 ·罗滨 很多人都羡慕教师这个职业,一方面觉得教师十分受人尊敬,另一方面觉得教师每年都可以享受寒暑假,这是幸福感最大的来源。实际上,教师的幸福感不完全来源于别人的尊敬,更不来源于每年的两个长假。而通常意义上衡量一名教师成功与否的标准——年轻老师有时候会抱怨并感觉很失落,自己明明下了很大功夫,却看不到教育成果。遇到这种情况,千万别着急。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其作用是非常缓慢的,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往往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才能看出来。 我有一年当班主任时,班里有个学生总是迟到,有一天我就特意在学校门口等他,他本想等我离开之后再溜进去,谁知我一直不走,他只能硬着头皮来到学校门口。我问他为什么经常迟到,他却觉得自己很冤枉,因为他每天都按照固定的时间从家走到学校,但有时候不迟到,有时候不知怎么的就会迟到。 为了弄明白原因,我试着早上从他家出发,亲自走了一趟他上学的路。我发现,虽然他家与学校距离不远,但这一路上有七个红绿灯,只有一路都是绿灯的时候,他才能不迟到。我告诉他:做任何事都需要提前做好规划,你得保证即使一路碰到七个红灯,依然不迟到。他听完,什么都没说。 后来高考在即,这个孩子一直忙着参加物理竞赛,其他科目的成绩明显下降。为此,我专门找他谈话,告诉他,作为一个成熟的人,不能在一段时间里只做好一件事,而是能同时做很多件事,并且都能做好。以后走上社会,工作、家庭、孩子这些方面都得兼顾,不能顾了事业忘了家庭,或者只顾孩子忘了妻子。他听完,还是什么都没说。 渐渐地,这个学生迟到的问题改掉了,各科成绩也慢慢提上来了。虽然在我批评他时,他什么都没说,看似无动于衷,但其实我说的话他都听进去了,而且他从内心深处认可我讲的道理。这一点,我是几年之后才知道的。 他上大学后,有一次,和他同届的一个学生回来看我,告诉我,他在大学里的表现特别优异。很多同学上课经常迟到,但他每次都提前十分钟到教室,特别自律。别人问他是怎么做到的,他说,我的高中老师告诉我,做任何事都要打提前量,把时间安排得富余一点,万一有突发事件也好应对。 他在大学里担任了很多职务,既是学生会干部,还参加了不少社团,同时要组织各种活动,但这些都没有耽误学习。别人问他怎么能同时干好这么多事,他说,我的高中老师告诉我,一个人不能只干好一件事,要能同时干好几件事。 我听了觉得特别幸福。老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学生可能会觉得自尊心受挫,不愿妥协或者说出自己的想法,但他心里知道什么是对的。等到进入一个新环境,他会自觉自愿地按照之前老师教的去做,这种改变甚至会影响并伴随他的一生。看到学生的改变和成长,我真心觉得教育工作是世界上最好的工作。 除了能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老师的幸福感也来源于学生取得的成就。闫存林老师当年做班主任时,有一次和学生们谈论理想,有的学生说想做商人,有的说想从政,还有的说想实现财富自由。最后大家问闫老师的理想是什么。闫老师说,我的理想就是帮助你们实现你们的理想,只要理想是正当的,是自己真正向往的,不论是成为世界首富,还是做一个默默无闻的工匠,都是很好的。 有时候,老师的幸福感要在多年之后才能感受到。还记得前面提过的罗滨老师的父母吗?他们后来离开了曾经教书的村子。现在已经八十多岁的他们,偶尔也会回当年教书的地方看看。每次回去,当年的学生就会排着队来见老师。因为时代的关系,这些学生有的也已经八十岁了,但听说老师来了,他们从早上五点开始就在老师住的宾馆门口等待。有时候罗滨老师的父母回去一次,连续一周都见不完前来看望的学生。 孟子说,君子有三种快乐,第一是父母兄弟俱在;第二是问心无愧,所谓“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第三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老师能够有机会教育天下英才,是人生最幸福的事。 写给当代人的职业选择指南 该入哪一行 高手来帮忙 特级教师闫存林 华应龙 叶德元 罗滨 手把手教你报志愿、找工作、换赛道、入行 你关心的所有职业问题 只需三小时 就能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