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庸(无障碍阅读新课标新阅读)

大学中庸(无障碍阅读新课标新阅读)
作者: 编者:李晨森
出版社: 煤炭工业
原售价: 23.8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大学中庸(无障碍阅读新课标新阅读)
ISBN: 9787502056391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大学 **章 “经文” 大学之道①,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译文 大学教人的道理,首先在于使人明白天赋于人的 美德,进而推己及人,使天下人革旧*新,*后使自 己和他人都达到**的道德境界。 知止①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 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②。物有本末③,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④,则近道矣。译文 知道了人应该达到**的道德境界,才能有志向 ;志向稳定后才能心情镇静,心情镇静后才能随遇而 安,随遇而安了才能谋划精当,考虑周详;谋划精当 ,考虑周详后,才能达到***的道德境界。万物都 有根本和枝节,万事都有结尾和开端,知道了事物的 主次和先后,那么就离《大学》的道理不远了。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①;欲治其国 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 ,先正②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③;欲诚其意 者,先致其知④;致知在格物⑤。译文 古代想要向天下人彰明天赋的美德的人,先要治 理好自己的**;想要治理好**,先要整治好自己 的家庭;想要整治好自己的家庭,先要修养好自己的 品德;想要修养好自己的品德,先要端正自己的内心 ;想要端正自己的内心,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想 要使自己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认识明确;使自己认 识明确的途径在于探究事物的道理。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 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 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①,壹②是皆以修身 为本。译文 探究了事物原理以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了知识 以后才能意志坚定,意志坚定了才能内心端正,内心 端正了才能得到修养,修养好自身品德才能整治家庭 ,整治好家庭,才能治国,治理好**才能使天下太 平。从天子到老百姓,都应该把修养自身品德作为* 根本的。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①,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 者厚,未之有也!译文 一个人他自身的品德修养的根本坏了,却要做到 家齐、国治、天下平,那是不可能的。正如他厚待别 人,别人却轻蔑他;他轻蔑别人,别人却又厚待他一 样,这样的事情是从来没有过的。 第二章 释“明明德” 《康诰》①*:“克明德。”《大甲》*:“顾 諟天之明命。”《帝典》②*:“克明峻德③。”皆 自明也④。译文 《康诰》说:“能够有光明崇高的美德。”《大 甲》说:“顾念上天赋予的美德。”《帝典》说:“ 能够彰明伟大的德性。”这些都是说道德要从自己身 上显明出来。 第三章释“新民” 汤之《盘铭》*:“苟*新①,**新,又*新 。”《康诰》*:“作新民。”《诗》*:“周虽旧 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④。 译文 商汤的《盘铭》说:“如果**能够自新,就应 该天天能够自新,新了还要*新。”《康诰》说:“ 鼓舞人们自新。”《诗》说:“周国虽然是一个古老 的诸侯国,但是文王已经承*了天命要弃旧图新了。 ”因此君子在使民众改革*新和自我完善方面都能竭 尽全力。 第四章 释“止于至善” 《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 :“缗蛮黄鸟,止于丘隅①。”子*:“于止,知其 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②!”为人 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 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译文 《诗》说:“京都附近方圆千里,百姓都在这里 居住。”《诗》说:“细声呜叫的黄鸟,栖息在山冈 上。”孔子说:“啊,黄鸟都知道它应该栖息的地方 ,人怎么可以不如鸟呢!”《诗》说:“仪表庄重的 周文王,他的光明美德啊人们无不敬慕。”作为国君 ,就应该仁爱;作为臣下,就应该恭敬;作为儿子, 就应该孝顺;作为父亲,就应该慈爱;与国人来往, 就要达到坚守信义。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