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朱元璋/管家琪少年王侯系列

少年朱元璋/管家琪少年王侯系列
作者: 管家琪|绘画:马赛
出版社: 浙江文艺
原售价: 18.00
折扣价: 11.60
折扣购买: 少年朱元璋/管家琪少年王侯系列
ISBN: 9787533941574

作者简介

管家琪:广*欢迎的儿童文学作家、法兰克福书展**童书获奖作者。 祖籍江苏盐城,长居南京,著作甚丰,作品被译介成英文、*文、德文及韩文等,畅销海内外。 经常*邀至各地中小学与小朋友交流阅读与写作心得,深*小读者们的喜爱和欢迎。

内容简介

元天历元年(1328年)九月十八*清晨,朱元璋 出生在安徽濠州钟离县太平乡一个贫苦农民的家里。 不过,那个时候,他还不叫“朱元璋”,父亲朱 五四只给他简单取了一个名字,叫作“重八”。 当地的老百姓都知道,朱五四一家原本是异乡人 ,只不过在当地生活的时间久了,朱五四和妻子陈氏 为人也挺厚道,和乡人相处融洽,所以大家倒也不怎 么把他们当成外人看待。 他们的祖籍是江苏沛县,祖上数代务农,由于* 不了地主的剥削,为了追求比较理想的生活环境,只 得不断地迁徙,到了朱五四这一辈才在濠州这一带落 脚。濠州就是**的安徽凤阳。 朱五四本来还有一个哥哥,名叫朱五一,但是在 家族迁徒的过程中失散了。 后来,朱五四辗转打听到哥哥的消息,听说哥哥 已经结了婚,还有四个儿子,分别叫作重一、重二、 重三和重五。 为什么没有重四?可能是不喜欢“四”这个数字 吧! 当朱五四知道这个消息时,**高兴,当时他和 陈氏已经有了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他立刻将三个儿 子也分别取名为重四、重六和重七(他倒不忌讳“四 ”)。 如此一来,兄弟两家虽然天各一方,来往不易, 但是他们下一代中的七个男孩,从“重一”到“重七 ”,就统统排全了。 不过,朱五四万万没有想到,*没有期望家,‘ 里还会再冒出一个重八。 , 当时,生活那么艰难,他和妻子一年到头,每天 都起早摸黑地干活,才勉勉强强把全家人的肚子填饱 。如今,家中竟然又多了一张嘴,怎么不叫夫妻俩在 添丁的喜悦中也不免感到压力沉重呢? 重八并不是一个讨喜的孩子,不仅模样儿一点也 不好看,一点也不可爱,还*夜啼哭,把全家都搞得 *犬不宁,*夜不得安生,就连四方邻里的生活也大 *影响。 **,一位邻居大妈好心地对陈氏说:“我听说 像你们家孩子这样的情形,要到庙里去舍生。只要舍 了生,就不会有事了,否则,整天这样哭个不停,连 小命都会哭没的呀!” 所谓“舍生”,就是父母把孩子带到庙里,诚心 诚意地向住持方丈许愿,等孩子长大成人之后就入寺 为僧。 据说,有了这样的一番仪式之后,佛祖就会保佑 前来“舍生”的这个孩子健康平安地长大。 当时,一般的观念都不大愿意让自己的孩子长大 之后去当和尚,朱五四和陈氏虽然子女众多,也同样 不情愿。 可是,他们夫妻俩似乎也没有别的选择,为了挽 救小重八的性命,只得咬咬牙,抱着小重八赶到距离 小村庄有十多里路的皇觉寺,请寺里的住持方丈为小 重八舍了生。 说也奇怪,舍了生之后,小重八真的就不哭不闹 ,饮食、睡眠也都正常了。他果真就这样健健康康、 ****地成长。 为了感谢佛祖保佑,在重八周岁的时候,朱五四 夫妻俩还特地抱他来到皇觉寺,设祭酬神,并且为他 另外取了一个禅名叫作“元龙”。不过,所有认识他 的人,还是都叫他重八。 或许因为重八是幺儿,也或许因为重八确实从小 聪明伶俐,个子又挺结实,一直比同龄的孩子长得高 大,所以尽管重八的五官模样并不好看,但有道是“ 子不嫌母丑”,娘当然也不会嫌子丑,陈氏对重八这 个小儿子一直是打心底地钟爱着。 到了启蒙的年龄,朱五四将重八送进了私塾,希 望他能好好读书。 当时元朝的统治把全国人民划分为蒙古人、色目 人、汉人和南人四等。 “蒙古人”*高贵,指的是成吉思汗的那个民族 ;“色目人”地位次之,指的是包括畏兀儿、吐蕃等 少数民族;“汉人”‘指的是原本在金朝统治下的汉 族,包括被汉化了的女真、契丹等少数民族;“南人 ”则是指原来在南宋统治下的汉族。 在这样的种族歧视之下,汉人和南人都被朝廷视 为下等民族,处处*到排挤和打压,就算读了书,有 很好的学问和能力,也是做不了官的。 所以,对于汉人和南人的家长来说,送孩子进私 塾读书,只是期望孩子能通晓些笔墨,懂得古圣先贤 的道理罢了,几乎不可能再期待别的。 然而,由于年头太坏,生活实在太苦,就算是一 些单纯的愿望也无法持续下去。 这个时候已是元朝末年,社会问题层出不穷,老 百姓的*子贫困不堪,苦不堪言,连*基本的吃饭问 题都不易解决,哪里还有能力再兼顾别的? 小重八只念了几个月的私塾,就不得不中途辍学 ,成了一个牧童。 P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