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人民日报
原售价: 39.00
折扣价: 23.80
折扣购买: 为什么要把时光留住(铁凝作品中学生读本)/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家青少经典
ISBN: 9787511554765
铁凝,当代作家。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现任中国作家协会**。首批***管理专家,终身享****特殊津贴。代表作有《玫瑰门》《无雨之城》《大**》《笨花》《没有纽扣的红衬衫》《对面》《永远有多远》《哦,香雪》《安德烈的晚上》《有客来兮》等,并有《中国当代作家·铁凝系列》(九卷)行世。 作品曾多次获得全国中短篇小说奖、鲁迅文学奖、老舍文学奖、庄重文文学奖和《小说月报》百花奖等,并被译成英、法、德、俄、*、韩、挪威、丹麦、越南、土耳其等二十多种文字出版。
我记得退休之后的我母亲曾经很郑重地对我说 过,让我*好别告诉我的熟人和同事她的退休。我 说退休了有什么不好,至少你不用每天挤公共汽车 了,你不是常说就怕挤车吗,又累又乏又耗时间。 我母亲冲我讪讪一笑,不否认她说过这话,可那神 情又分明叫人觉出她对于挤车的某种留恋。 我母亲的工作和公共汽车关系密切,她一辈子 乘公共汽车上下班。公共汽车连接了她的声乐事业 ,连接了她和教室和学生之间的所有活动,她生命 的很多时光是在公共汽车上度过的。当然,公共汽 车也使她几十年间饱*奔波之苦。在中国,我还没 有听说过哪个城市乘公共汽车不用挤不用等不用赶 。我们这座城市也一样。我母亲就在常年的盼车、 赶车、等车的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上车经验。有时 候我和我母亲一道乘公共汽车,不管人多么拥挤, 她总是能比较靠前地登上车去。她上了车,一边抢 占座位(如果车上有座位的话),一边告诉我,挤车 时一定要溜边儿,尽可能贴近车身,这样你就能被 堆在车门口的人们顺利“拥”上车去。试想,对于 一位年过六十岁的妇女,这是一种多么危险的行为 啊。我的确亲眼见过我母亲挤车时的危险动作:远 远看见车来了,她定会迎着车头冲上去。这时车速 虽慢但并无停下的意思,我母亲便会让过车头,贴 车身极近地随车奔跑,当车终于停稳,她即能就近 扒住车门一跃而上。她上去了,一边催促着仍在车 下笨手笨脚的我——她替我着急;一边又有点居高 临下的优越和得意——对于她在上车这件事上的比 我机灵。她这种情态让我在一瞬间觉得,抱怨挤车 和对自己能巧妙挤上车去的得意相比,我母亲是* 看重后者的。她这种心态也使我们母女乘公共汽车 的时候总仿佛不是母女同道,而是我被我母亲率领 着上车。这种率领与被率领的关系使我母亲在汽车 上总是显得比我忙乱而又主动。比方说,当她能够 幸运地同时占住两个座位,而我又离她比较远时, 她总是不顾近处站立的乘客的白眼,坚定不移地叫 着我的小名要我去坐;比方说,当有一次我因高烧 几天不退乘公共汽车去医院时,我母亲在车上竟然 还动员乘客给我让座。但那次她的“动员”没有奏 效,坐着的乘客并没有因我母亲声明我是个病人就 给我让座。不错,我因发烧的确有点红头涨脸,但 这也可能被人看成是红光满面。人们为什么要给一 个年轻力壮而又红光满面的人让座呢?那时我站着, 脸*红了,心中恼火着我母亲的“多事”,并由近 而远地回忆着我母亲在汽车上下的种种表现。当车 子渐空,已有许多空位可供我坐时,我仍赌气似的 站着,仿佛就因为我母亲太看重座位,我便愈耍对 空座位显出些不屑。 近年来,我们城市的公共交通状况逐渐得到了 缓解,可我母亲在乘公共汽车时仍是固执地使用她 多年练就的上车法:即使车站只有我们两人,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