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子星座--张维与陆士嘉(清华科学家故事)

双子星座--张维与陆士嘉(清华科学家故事)
作者: 张克群
出版社: 清华大学
原售价: 25.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双子星座--张维与陆士嘉(清华科学家故事)
ISBN: 9787302321927

作者简介

张克群,生于德国柏林,4岁时随父母回到中国。1961年考入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后一直从事建筑设计,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现退休定居美国。作品有高低楼房若干,小说体传记《飞》、《艺术人生》等。 作者家学渊源,亲友中名人辈出。父亲张维,曾任清华大学副校长,工程力学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与钱学森自幼即为同窗好友。母亲陆士嘉,我国著名的流体力学家、教育家,世界流体力学权威普朗特教授唯一的女学生和中国籍留学生,参与筹建北京航空学院(现在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委员,主持建设我国第一个空气动力专业。舅公施今墨,北京四大名医之一,是我国近代著名的中医临床家、教育家、改革家。老师梁思成,著名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儿子高晓松,著名音乐制作人。 生活中的作者幽默爽朗,乐观达然,认真负责,坐言起行。

内容简介

北京,宣武门外菜市口附近,有一条名叫南半截 的胡同。绍兴会馆 就坐落在这条胡同的7号。在南城众多的外省会馆中 ,它算是比较小 的一个,再加上来往的人都操着比英文德文也好懂不 了多少的方言,令 当地很少有人跟里面的人有什么交往。要不是后来鲁 迅先生曾在这里 住过一阵子,恐怕除了一些绍兴人和比邻而居的人以 外,一辈子也不会 有人知道它。它与世无争地钻在胡同深处,恪尽职守 地接待着南来南 往的绍兴籍人士。即使是1911年,震惊中外的辛亥革 命那年里,也没 让它显出与往日不同的景象来。 这一年的初冬,寂静的小院儿还在干冷的清晨中 酣睡,门房的老吴 突然被一阵“嘚,嘚,嘚”的马蹄和车轮声惊醒。侧 耳听了片刻,那声音 分明是朝这边来的。就在老吴边嘟囔边穿棉袄时,那 声音却嘎然而止, 像是停在了院门外。“咦,格似撒宁啦?”老吴用绍 兴话在心里嘀咕着, 睡眼惺忪地打开了厚重的大门。只见门口有四辆四轮 大马车,赶车的 几个灰头土脸的汉子各个东倒西歪疲惫不堪,车篷顶 上积着一层厚厚 的黄土,显然是从老远的地方来的。 老吴走下台阶,正待张嘴要问最前面一个赶车人 ,只见从那辆车里 下来一位40来岁的身着重孝的老爷模样的人。他朝老 吴点了一下头, 没顾上说话,就快步走向第二辆车,向里面说了句: “阿嫂,我们到了。” 然后,和赶车的一起搀下一位三十来岁的妇人。那老 爷再次向妇人说 道:“阿嫂,我们到了,这就是绍兴会馆。” 娇小而清瘦的女人苍白的脸上露出一丝如释重负 的微笑,一双天 足上穿着戴孝标记的白鞋。她对小叔子说道:“看看 后面车里你的侄 子们,看他们醒了没有。”就向大门口慢慢走去。 老爷对车夫吩咐了一句,便赶紧扶着妇人一起向 被冷落在一旁目 瞪口呆的老吴走过去。 “这位,”老爷模样的人开口说道:“我们是从 山西太原过来的,是 严兴缪严先生介绍来投奔绍兴会馆的。” “噢,严老爷介绍来的。好,好。那你们跟我进 来吧。夸低(快点), 外面吓奇冷各。”老吴显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他知 道,严老爷是会馆的 大股东,掏钱很爽快,也常常介绍一些有地位的人来 这里投宿。尤其是 那人也操着令他听着舒服的绍兴话,让老吴觉着回老 家了似的。毕竟 好长时间没人来了,老吴有些闷得慌。 后面的车里陆陆续续下来一男一女两个仆人模样 的人,男仆手里 牵着一个10岁的和一个刚满5岁的男孩,男孩子们头 上都缠着白布, 显然也是在戴孝。那女仆两手抱着包裹得严严实实的 襁褓。一行人在 老吴的引导下,来到了前院倒座房的一问屋里。一番 交涉后,便被安顿 到了第二进院子的东、西厢房住下了。 回到门房后,老吴就纳开了闷儿了:“格一家是 啥个人哪?怎么全 都戴孝啊?那女人和小人戴孝,大概是当家的不在了 。可那位老爷,好 像是孩子们的爷叔,他怎么也戴孝呢?有给阿哥戴孝 的吗?” 老吴啊,你有所不知啊。这是一场特殊的惨剧。 在那场惨剧中,那 三个孩子的父亲和他们的爷爷,竟然在同一天,突如 其来地死在了同一 个人的枪口下。 事情还要从浙江道台陆锺琦调任山西巡抚说起。 1911年,初春的江南,片片桃花点缀着嫩绿的大 运河畔。一队豪 华的车马沿着河边的古道向北缓缓而行。第四辆马车 里,30来岁的清 秀少妇施桐君一手揽着9岁和5岁的两个儿子,另一手 不停地抚摸着 大大的肚子。她虽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也知道清朝 气数将尽:日本 留学归来的丈夫,一个巡抚的儿子,还是个三品官, 竞也热烈地投身到 了这摧枯拉朽的事业里去了,那大清国还能不完吗。 可她那无限忠于 大清王朝的公爹陆锺琦,这会儿竟然还迂腐地捧着清 政府的任命书,带 着一家老小远赴千里之外的山西巡抚任。“唉,万一 肚里的孩子生在半 路上,丈夫又不在身边,出了事情可怎么办?”她不 敢想下去了。虽然办 事周到的公爹已带了一名产婆、一名奶妈和她正吃奶 的孩子小栓子一 同上路,她还是挺紧张的。 车子走了一个星期,在苏州知府衙门(知府是陆 锺琦的学生)休息 了两天就又开拔了。谁知刚离开苏州不到半天,施桐 君的肚子便一阵 紧似一阵地痛个不停。产婆不敢怠慢,赶紧跑到老巡 抚的车旁:“老 爷,不好了!大少奶奶恐怕是受了颠簸,快要临产了 !” 陆锺琦眉头一皱,连车都没停便探出头来大声吩 咐道:“快,赶紧 回苏州知府衙门。不是说还有20来天的吗?怎么就要 生了呢?” “驾!驾!驾!”急促的赶马声中,一行人又回 到了知府衙门。一阵 忙乱之后,陆士嘉便诞生在了苏州知府衙门的内宅— —狮子林里。按 照规定好的排行,爷爷给起了个名字:陆秀珍。那一 年是辛亥年,1911 年的3月18日。 三个月后,陆巡抚带着随后赶过来的二儿子陆敬 熙一家、产后康复 了的大儿媳和新得的小孙女秀珍,以及几个孙子、仆 人等一行人马在辛 亥革命的枪炮声中继续北上。陆锺琦虽然政治上迂腐 然而经济上廉正 (《二十四史》里的评价),乍到太原任上,一不拜当 地豪绅,二不吃大小 筵席,而是忙着组建和训练新军。 看看到了8月,天气热了起来。几个孙子孙女不 适应北方的燥热, 一个个闹起了病。陆锺琦对二儿子陆敬熙说:“去把 你大哥从顺天府 (北京)叫来吧。我看他那三品编修当得太清闲,不如 到我这里来干点 正经事。他在日本学的是陆军,可以帮我训练军队。 再说他新添了个 女儿,也该来看看啦。” 陆敬熙遵从父命来到了顺天府,见到他哥哥陆光 熙,如此这般一 说。陆光熙不敢怠慢,第二天就在衙门告了假,跟着 弟弟去了太原。陆 光熙是个大大的孝子,当年他父亲生病,不知哪个烂 大夫出的馊方子, 说熬药需用人肉做药引子,他竟然几次割下自己腿肚 子上的肉,为父亲 合药!而且他在日本留学时认识了同盟会的人,算是 参加了革命,正想 借此一行说服老爷子归顺同盟会。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