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岛(全译本插图本)/世界文学文库
作者简介
。。。
内容简介
一八六五年二月,格兰特将*意欲出奇制胜,*占里士满,但未能奏 效,其麾下的几名*官反倒落入敌方手中,被囚禁在城内。其中*杰出的 一位名叫赛勒斯·史密斯,系联邦参谋部人员,马萨诸塞州人氏,工程师 ,**学者,曾*美国**委任,担任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铁路部门的领 导职务。他是地地道道的北方人,大约四十五岁,平头短发,灰白胡子, 身材瘦削,两眼炯炯有神,面容严峻,一副激进的学者风度。他是一位身 体力行,从干体力活开始的工程师,如同从士兵升为将*的**一样。他 心灵手巧,体魄健壮。他既是活动家,又是思想家,充满着不畏艰难险阻 的乐观精神。他*过良好教育,见多识广,没有什么事可以难倒他的。无 论遇到什么情况,他都能保持头脑清醒、信心坚定、坚韧不拔。拥有这三 种品质,他总能主宰自己的命运。他总是以威廉三世的话作为自己的座右 铭:“不求成功,但求坚韧不拔。” 与此同时,赛勒斯·史密斯还是勇敢的化身。他参加过南北战争的每 一个战役。起初,他投奔伊利诺伊州的尤利斯·格兰特的队伍,在帕迪尤 卡、贝尔蒙特、匹兹堡等地参加过战斗,在围*科林斯,在*打黑河、查 塔努加、威尔德尼斯和波托马克河的历次战斗中,骁勇善战,一马当先, 没有辜负“不惜一切代价”的将*的训诫。史密斯曾无数次被列入阵亡将 士名单,但直到在里士满被俘之前,总为幸运之神所庇佑。 与他同时被俘的还有一位重要人物,名为热代尔·斯皮莱,是《纽约 先驱报》的记者,奉命随*做战地报道。 斯皮莱是一位**的专栏记者,他像斯坦利等人一样,无论多么危险 ,为了采访到正确消息并尽快地发回报社,他都会奋不顾身地冲上前去。 当时许多的报纸都实力雄厚,《纽约先驱报》就是其中之一,代表报社的 记者当然备*尊重,斯皮莱则是**尊敬者中的一位。他是一位坚韧不拔 ,思维敏捷,精力充沛,行动果断,爱动脑筋的记者。他走遍了世界各地 。他是一名战士,又是一名艺术家。在采访中,他不知疲倦,不畏困难, 既是为了个人,也是为了他的报社。他总是想方设法地抢头条,别人不知 道的、新奇的、没法采访到的,他都能知道。 这位出色的记者,为了做好报道,奋不顾身,勇往直前,在*林弹雨 之中,采集所需的新闻。他也参加过各次战斗,每次都冲在前面,一手握 着左轮手*,一手拿着笔记本。每篇报道都很精彩,短小精悍,重点突出 。此外,他还是个极具幽默感的人。黑河战役结束之后,为了向报社发出 战斗的结果,他不顾一切地霸占着电报局的小窗口,连续拍发《**》的 头几章,一直拍发了两个小时,虽然花费了报社两千美元的电报费,但因 他独占了小窗口,《纽约先驱报》毕竟报道了战役的头条消息。 他身材高大,年约四十,脸上长着淡黄色的络腮胡,目光坚定、有神 ,眼珠转动灵活、迅速,只要目光扫过,任何情况尽收眼中。他体格健壮 ,好似淬过火的钢棒。他在报社已经干了十年的特约记者。他的专栏文章 和素描颇*读者青睐。被俘的时候,他正在描写战况和做速写。他写在笔 记本上的*后一句话是:“一个南*士兵正举*瞄准着我,但……”但他 并没有被击中,像往常一样,没有*一点儿伤。 史密斯与斯皮莱相互间久闻彼此大名,但并未谋面。这一次,二人同 被押往里士满。工程师的伤很快便痊愈了,在疗养期间认识了记者斯皮莱 ,二人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不久,二人不谋而合:找机会逃出魔爪,返回 格兰特将*的部队,为联邦的统一而继续去战斗。他们在里士满城内虽可 自由行动,但该城戒备森严,逃跑很难。 这时,史密斯工程师碰上了以前对他忠诚有加的仆人,其父母均为奴 隶,是在工程师家领地上出生的一个勇敢的黑人。史密斯是个拥护废除奴 隶制的人,早就让此人获得了自由。后者成了自由人后,并不愿意离开主 人家,愿为主人效犬马之劳。此人名叫纳布,年约三十,身体强壮,机智 、聪颖、温和、安静,有时还挺天真,成天乐呵呵的,勤恳老实,全名叫 “纳布乔多诺索”,大家简化了他的名字,就叫他“纳布”。 纳布在得知主人被俘之后,毅然决然地离开马萨诸塞州,来到里士满 ,几经周折,终于潜入城内。主仆二人异地重逢,喜不自胜,相拥而泣。 但是,纳布虽然潜入城内,要想出去,亦非易事。因为对北*的战俘看管 极严。若想逃跑,非得遇有良机,而良机可遇而不可求,是千载不遇的事 情。 在此期间,格兰特的部队与巴特勒的部队联合作战,虽行动坚决,付 出很大的代价之后才取得匹兹堡一战的胜利,而在里士满却尚未取得进展 ,战俘们一时半会儿并无获释的可能。被囚禁中的斯皮莱没什么新闻可写 ,感到枯燥乏味,一心想着逃离该城,但几经尝试,均未能如愿。 这期间,被围困者中有些人为了能与分离主义者李将*的部队取得联 系,也想尽快逃出城去,这其中就有一个狂热的南部同盟的拥护者,名为 乔纳森·福斯特。这位乔纳森产生了乘气球飞出包围圈,前往分离主义者 的营地的念头。 他的想法得到了总督的认同,并为他制造了一只大气球,可供五个人 跟随他一起乘坐。他们在吊篮中装上了**和食物,以备不时之需。 气球计划于三月十八*夜间起飞,靠着西北风,几个小时后便可飞抵 李将*的营地。但是,这**刮的却不是温和的西北风。自十八*起,风 已转为飓风了。福斯特被迫延期起飞,否则气球及其乘客必将粉身碎骨。 气球灌满了气,放在里士满的广场上,等着风势减弱再起飞。 十八*和十九*均已过去,暴风仍在肆虐。系在地上的气球被大风吹 得摇来晃去,让它固定不动,免得*损,并非易事。到了二十*的早晨, 暴风刮得*加的猛烈,起飞已经**不可能了。 这**,史密斯在里士满街头突然被人叫住。此人是名水手,名叫彭 克罗夫,三十五岁到四十岁的样子,身体壮实,皮肤黝黑,目光炯炯,十 分英俊,系美国北方人,曾在世界各大洋上航行过。看得出,此人经过风 雨,见过世面,敢于冒险。他是这年年初,与一个十五岁的男孩一起前来 里士满办点事的。男孩名叫哈伯·布朗,新泽西人氏,是彭克罗夫以前的 船长留下的孤儿。他爱这男孩如同己出。里士满被围困之前,彭克罗夫未 能及时离开,因而被困于城中。他一心想的是:想尽办法也要逃出城去。 他久闻史密斯大名,并知晓后者正因这囚禁生活而感到无奈。**得见, 他便立即走上前去,开门见山地问工程师道: “史密斯先生,您在里士满待够了吧?” “什么时候?”史密斯立即问道。他这句话明显的是脱口而出的,因 为他尚未弄清跟他说话的是何许人。 随即,他以敏锐的目光打量了水手一番,肯定站在面前的人是个诚实 的男子汉。然后,他便干脆地问道: “您是谁?” 彭克罗夫自我介绍了一下。P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