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之道(精)

禅之道(精)
作者: (美)阿伦·瓦兹|译者:蒋海怒
出版社: 湖南美术
原售价: 56.00
折扣价: 35.90
折扣购买: 禅之道(精)
ISBN: 9787535672056

作者简介

阿伦·瓦兹(1915—1973),美国神学博士,禅宗信徒,对印度与中国的哲学宗教有精深的了解。他的思想受到铃木大拙的影响,同时又不局限于东西方宗教和哲学的某一领域,这也让瓦兹赢得了“20世纪最具原创性、最‘离经叛道’哲学家之一”的头衔。瓦兹生前出版有二十多部有关宗教哲学和心理学的著作,在美国几乎每一部都是畅销书,并被以多种语言在全球翻译出版,其中包括他最著名的作品《禅道》。作为一个狂热的演讲者,瓦兹在20世纪60年代定期出现在广播节目中,并主持了热门的系列电视节目《东方智慧与现代生活》。他在美国的影响力甚至超过了吉杜·克里希那穆提。在1959年出版的《垮掉禅、方形禅与禅》中,瓦兹为美国“垮掉一代”的禅修实践命了名。他与美国著名生态诗人加里·斯奈德之间也有深厚的友谊,为美国环境保护运动的兴起提供了哲学上的助力。

内容简介

禅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不属于 此前任何一类现代西方思想。禅不是宗教,不是一种 哲学,也不是一种心理学或某种类型的科学。作为我 们所知的一种印度和中国的“解脱之道”,禅在这种 意义上与道家、吠檀多和瑜伽相似。本书将很快澄清 :所谓解脱之道,我们无法从正面加以定义,只能通 过表达“它不是什么”而暗示出来。在某种程度上, 它类似于一位雕刻家从岩石上敲去块块碎石,最后呈 现图像。 从历史上看,禅或许可被视为印度和中国源远流 长的文化传统的“完成品”,然而从构成上说,它的 中国元素远超印度元素,并且从12世纪以来,禅深深 地、极富创造性地扎根于El本文化。作为这些伟大文 化传统的果实和唯一一种特别具有启迪性的典范式解 脱之道,禅是亚洲贡献给世界的最珍贵的礼物之一。 从起源上看,禅取自道家和取自佛教的同样多, 而且由于其独具中国风味,或许我们最好从追问其中 国先祖开始,同时弄清以道家的名义得到解脱到底意 味着什么。 禅给西方学生带来大量困难和神秘感,这是因为 他们不熟悉中国人的思考方式。这种思考方式与我们 自身的有着巨大区别,因此,这也有利于我们在自身 观念的基础上获得一种批判性的视角。当然,这并非 是简单地获得一种不同思想观念的问题,例如获得不 同于笛卡儿的康德思想,或获得不同于天主教教义的 加尔文主义,等等。问题在于我们要去感受基本的思 想前提和基础性思考方法的差异,而这一点经常被忽 略。我们解释中国哲学,倾向于将典型的西方观念投 射人中国术语中。这无疑是西方学术界通过纯粹书面 的方法来研究亚洲哲学的一个缺陷,因为言辞的交流 只能存在于那些共享类似生命经验的人之间。 然而这并不等于认为英语这样一种丰富和微妙的 语言,完全不能表达中国思想。相反,可以这样说, 一些来自中国和日本的熟悉英语的禅宗和道家的弟子 ,在用英语表达禅方面尚欠完美的事实表明:用英语 表达的可能空间比我们料想的要大得多。语言方面的 困难没有思维模式那样多,而思维模式似乎是迄今为 止,从学术或科学的道路进入一个主题所不可或缺的 。这些思维模式对于诸如道家和禅宗这类研究主题的 不适合性,很大程度上导致人们认为东方思想是神秘 的、非理性的和不可测的。进而,无须推断便得出这 些过于中国式或日本式的问题与我们自身的文化没有 任何关联点。确实,没有一个西方科学和思想的正规 分类对应着“解脱”的方式,然而,布莱思在《英国 文学和东方经典中的禅》中令人惊异的研究成果非常 清晰地表明:禅的最根本的洞察是具有普遍性的。 西方心灵困惑于道家和禅宗的第一印象,其原因 在于我们对人类知识采取了一种设限的观点。对于我 们而言,几乎所有的知识都会被道家称为“世俗的” :因为我们并没有感觉到真知,除非我们用语言,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