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投行(实务入门与职业指南)

中国投行(实务入门与职业指南)
作者: 金融小伙伴
出版社: 中国市场
原售价: 56.00
折扣价: 39.76
折扣购买: 中国投行(实务入门与职业指南)
ISBN: 9787509216729

作者简介

【金融小伙伴】: 团队:由毕业于清华、北大、人大、上交、复旦、南开、武大等知名高校的金融精英发起,核心成员均拥有名校硕士教育背景及著名券商、基金、银行、信托、资管行业核心岗位工作经历 使命:平台专注金融业青年职业教育与金融垂直招聘,立志成为金融领域行业覆盖面广、业务契合度深、专业水平高的金融求职及教育平台 品牌:旗下拥有金融小伙伴(学生平台)、金融嘉(在职交流)、小金窝(官方网站及APP)三大核心品牌,打造金融培训、金融招聘、金融社交等综合金融生态链闭环 价值:与国内外数百家高端金融机构建立深度合作,稳定会员超30万,每年帮助数十万人踏上金融之路 公益:每年在北、上、广、深及武汉等地举办数百场公益专题活动及求职交流活动,涵盖投行、资管、研究、银行、校招、实习、四大、咨询八大专业领域 服务:提供金融名校考研及金融细分岗位简历、笔试、面试咨询服务,行业知识教育、岗位技能培训及实践指导等

内容简介

后期职业发展 如果单纯从前期的投人和回报来说,在金融行业 各领域中,投行工作的性价比也许不是最高的,且投 行工作的各业务线中,IP0业务尤其辛苦。但事物总 有两面性,在投行所有业务线中,IP0业务应该是对 年轻人成长最有益的,如果能做好IPO业务承做,那 么做再融资、并购重组、债券和直接投资时会显得基 本功非常扎实。IPO业务对个人早期职业习惯的培养 和性格的塑造也是极富有成效的,笔者鼓励职场新人 (尤其是男生)多做一些IP0业务。 关于后期的职业发展,做股权业务的投行人员后 期职业选择较多,有些人转行做投资,有些去做职业 董秘,当然也有些人因为喜欢这份工作,继续深耕成 为资深的投行家。据笔者观察,能够坚持3~5年投行 工作的,各自的出路都很不错,那个时候选择的余地 也比较大,已经有足够的实力去考虑家庭、生活与工 作的平衡了。 在完成了前几年对投行技能层面的经验积累后, 也需要更多地学习产业方面的知识。建议投行新人有 针对性地选择几个行业去学习,掌握这些行业的基本 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感悟。一方面,在中后 期的职业生涯中,作为有经验的投行人员,不能只埋 头做材料和解决审核层面的问题,需要更多地为企业 提供综合性的资本服务,完成从解决需求到创造需求 的转变;另一方面,以通道业务为主的国内投行,做 的工作过于微观,且侧重于对合规性与财务真实性的 核查,往往会忽略对企业投资价值的判断,而这也是 希望以后能转行发展的从业人员所需要的必备能力。 笔者做投行工作这些年,虽然经历了IP0的停停 走走、战略新兴板的灰飞烟灭和注册制的一路蹒跚, 总体上还是很喜欢这份工作的。诚然,在目前的审核 制度下,投行人员确实忙于做材料、答反馈、盖章批 文跑流程……但尽管如此,广大从业人员依然是在解 决客户的实际需求,帮助企业登陆资本市场,这个工 作目标和国际投行是没有区别的,只是在具有特殊国 情的A股市场环境下,我们只能采用这样的工作方式 。 对于外资投行的光环,笔者建议也不必盲目崇拜 。国内IPO审核体制训练出来的投行人员从微观角度 理解企业、核查企业的基本功是相当扎实的,以此与 企业老板结成的革命友谊也是过硬的。与外资相比, 国内投行缺少的主要是对包装的执着、对投资价值的 极致挖掘。但是笔者坚信,即使是投资机构,在目前 国内的资本市场中,雇佣本土投行出来的从业人员, 都会获得更大的回报。 笔者曾经思考,如果大家有那么一点情怀的话, 对这份工作是不是更容易接受?可能广大从业人员无 法左右监管部门审核政策的反复调整,甚至无法左右 所在公司不同部门的人事变动和项目安排导致的各种 不确定性,但这份工作还是给予了从业人员充分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