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传
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1890年起师从康有为。1895年在北京与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参加强学会,旋为上海《时务报》主笔。1897年任长沙时务学堂总教习。1898年参加“百日维新”,同年变法失败,逃亡日本,先后创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1913年归国,加入共和党,不久又组织进步党,并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晚年在清华大学讲学。 一生著述宏富,涵盖政治、经济、哲学、法学、历史、新闻、语言、宗教等领域。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
内容简介
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举天下人而恶之,斯可 谓非常之奸雄矣乎。举天下人而誉之,斯可谓非常 之豪杰矣乎。虽然,天下人云者,常人居其千百, 而非常人不得其一,以常人而论非常人,乌见其可 ?故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 为伟人。语曰:盖棺论定。吾见有盖棺后数十年数 百年,而论犹未定者矣。各是其所是,非其所非, 论人者将乌从而鉴之?曰:有人于此,誉之者千万 ,而毁之者亦千万;誉之者达其极点,毁之者亦达 其极点;今之所毁,适足与前之所誉相消,他之所 誉,亦足与此之所毁相偿;若此者何如人乎?曰是 可谓非常人矣。其为非常之奸雄与为非常之豪杰姑 勿论,而要之其位置行事,必非可以寻常庸人之眼 之舌所得烛照而雌黄之者也。知此义者可以读我之 “李鸿章”。 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 章之遇。李之历聘欧洲也,至德见前宰相比斯麦, 叩之曰:“为大臣者,欲为国家有所尽力。而满廷 意见与己不合,群掣其肘,于此而欲行厥志,其道 何由?”比斯麦应之曰:“首在得君。得君既专, 何事不可为?”李鸿章曰:“譬有人于此,其君无 论何人之言皆听之,居枢要侍近习者,常假威福, 挟持大局。若处此者当如之何?”比斯麦良久曰: “苟为大臣,以至诚忧国,度未有不能格君心者, 惟与妇人女子共事,则无如何矣。”李默然云。呜 呼!吾观于此,而知李鸿章胸中块垒,牢骚郁抑, 有非旁观人所能喻者。吾之所以责李者在此,吾之 所以恕李者亦在此。 自李鸿章之名出现于世界以来,五洲万国人士 ,几于见有李鸿章,不见有中国。一言蔽之,则以 李鸿章为中国独一无二之代表人也。夫以甲国人而 论乙国事,其必不能得其真相,固无待言,然要之 李鸿章为中国近四十年第一流紧要人物。读中国近 世史者,势不得不口李鸿章,而读李鸿章传者,亦 势不得不手中国近世史,此有识者所同认也。故吾 今此书,虽名之为“同光以来大事记”可也。 不宁惟是。凡一国今日之现象,必与其国前此 之历史相应,故前史者现象之原因,而现象者前史 之结果也。夫以李鸿章与今日之中国,其关系既如 此其深厚,则欲论李鸿章之人物,势不可不以如炬 之目,观察夫中国数千年来政权变迁之大势、民族 消长之暗潮,与夫现时中外交涉之隐情,而求得李 鸿章一身在中国之位置。孟子曰:知人论世,世固 不易论。人亦岂易知耶? 今中国俗论家,往往以平发平捻为李鸿章功, 以数次和议为李鸿章罪。吾以为此功罪两失其当者 也。昔比斯麦又尝语李曰:“我欧人以能敌异种者 为功。自残同种以保一姓,欧人所不贵也。”夫平 发平捻者,是兄与弟阋墙而盬弟之脑也,此而可功 ,则为兄弟者其惧矣。若夫吾人积愤于国耻,痛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