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书籍
原售价: 88.00
折扣价: 51.92
折扣购买: 胡同儿里的溜达
ISBN: 9787506881630
砖塔胡同 胡同的老祖儿 最早出现在文字里的胡同 说到北京的胡同必绕不开胡同的老祖儿——砖塔胡 同。 说它是老祖儿,源于它是文献里最早出现的胡同, 也是元大都唯一有文字记载并坐不更名行不改姓地存在 了七八百年的活物儿。胡同里的每一块青砖灰瓦、墙脚 边的每一棵老树、每一扇院门前的门当户对都目睹了一 幕幕古老的悲喜剧在这里周而复始地上演。胡同里更有 关汉卿、鲁迅、张恨水等文坛大师留下的印记。 胡同因胡同东口的万松老人塔而得名,明《帝京景 物略》中对此塔有详尽的说明。这座金元风格的八角砖 塔坐落在一个十分雅致的小院之内。万松行秀是金元时 期的高僧,被忽必烈尊为国师,圆寂后就葬在砖塔里。 元代的中书令耶律楚材曾从师万松三年,七百多年前的 晨光里、夕阳下,这对师徒在这小院的门前屋下应该有 过无数次的迎来送往…… 我也是第一次造访这里并惊奇地发现,一直惦记的 正阳书局恰巧就在这个小院里,在这座古老的砖塔下静 静地等候着读者。在书局里还难得地遇到了一直没能找 到的北平地图。 站在幽静的小院里,感受着从远处穿越过来的时光 …… 元大都的娱乐中心 七百多年前,砖塔胡同是北京城最热闹的地界儿之 一。据说全盛时期胡同里驻扎着二三十家戏班儿,并设 立有众多娱乐场所。每到夜幕降临,这里便张灯结彩, 吹拉弹唱。在那个骑马打仗的年代,最时尚的事儿也不 过是听元曲儿、看杂剧了。 关汉卿曾在砖塔胡同住过一段时间,不知感天动地 的《窦娥冤》是不是就在这里写成的。 唐朝人写诗,宋朝人填词,戏剧的雏形则是由元代 的杂剧开始的,出了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白朴等 四大元曲家。 据元《青楼集》记载,那当儿珠帘秀、天然秀、忠 都秀等名角儿常在砖塔胡同里的剧场演出。从这个意义 上讲,砖塔胡同也是中国戏剧的发源地。 砖塔胡同南边至今还保留着的大院胡同、小院胡同 、粉子胡同、英子胡同等,都是当年元大都歌舞升平之 际遗留下来的痕迹。那当儿,这一带成了元大都的娱乐 中心,比前门外的八大胡同儿要早了四五百年。 胡同中段有一座关帝庙,也许正因关老爷在这儿护 佑着,这条活化石般的胡同才得以流传至今。 永恩贝勒府 砖塔胡同有个侧枝,小胡同里唯一的院子在胡同的 尽头——砖塔胡同42号,早年是永恩贝勒府。还没到跟 前,便见院里出来一位老太太,先是防贼似的一通儿问 ,然后聊了起来。 “这儿没什么看的,就剩个贝勒府的牌子了,这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