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难渡红尘劫(宋词里的绝美爱情)

最是难渡红尘劫(宋词里的绝美爱情)
作者: 夏墨
出版社: 江西人民
原售价: 42.80
折扣价: 23.60
折扣购买: 最是难渡红尘劫(宋词里的绝美爱情)
ISBN: 9787210114932

作者简介

夏墨,生来识得墨香,以文为魂,以字为命。执笔泼墨,染半世红尘烟雨。代表作品有《最痴张爱玲传》《最奇吕碧城传》《最美陆小曼传》《最暖林徽因传》《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三毛》《一顾倾城:顾城的美丽诗世界》《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

内容简介

无言独上西楼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李煜最初是不理朝政的,心思都用在诗词歌舞上,但正因为对政事不关心,本来就摇摇欲坠的南唐更加腐朽。当赵匡胤最终兵临城下,李煜无奈中也做了最后的抵抗,但无济于事。 李煜最终开城投降,献上玉玺,他做不到西楚霸王乌江自刎的壮举,也做不到如后世明崇祯帝的勇敢——在煤山殉国。 李煜的性格使他胆小怕事,一直不敢和大宋对抗,现在也只会选择投降,绝对没有“士可杀而不可辱”的信念,他只考虑如何保命。但这样一来,屈辱的日子开始了,一个帝王做了俘虏便是屈辱了。 那一年是公元975年,仅有38年短暂历史的南唐王朝画上了句号。 李煜长于妇人之手,从小就与世无争的性格注定不会有大的反抗,也没有能力反抗,但通过诗文表达内心却是强有力的,越因为有唯唯诺诺的性格,越使得内心压抑更强烈,越使得词作迸射出火花。 李煜的性格按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好好先生”,脾气比较温顺,面对侮辱,也只是隐忍,不会暴躁如雷,或者想办法报复。所以,他的词作中透露出很多悲哀,但没有对敌人恨之入骨的表达,没有“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那样的豪迈。 李煜词作的分水岭由此形成,前期大多是描述男女爱情的,后期也是描写“爱情”,却是对河山的爱,对南唐的爱。 大起大落后,李煜仿佛从天堂一下子摔进地狱,其中反差可想而知。李煜过上囚徒般的生活,终日沉浸在回忆中,回忆一去不复返的好日子,叹息现在的悲剧人生。 《破阵子》(四十年来山河)中,有一句“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曾经是万人之上的帝王,一下子成为阶下囚,让人情何以堪?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更是一首让人为之垂泪的作品。尤其是“罗衾不耐五更寒”一句,什么情况下盖着厚厚的被子还觉得寒冷?其实不是身体的冷,而是心冷,“梦里不知身是客”,梦里或许能重温昨日的风光,但也只是梦,醒来只是更加的悲哀。 鲁迅先生说:“人最大的悲哀就是梦醒后发现无路可走。”人在极端痛苦和绝望中,喜欢把希望寄托在梦里,哪怕梦中获得理想也满足,虽然知道那是虚假。但美梦后,冰冷的现实会让人发颤。 这时候的李煜仿佛在爱情上经历了失恋,但比失恋更痛苦。失恋,或许总有机会赢得芳心,但国都早已沦陷,自己成了亡国之君,复国是绝对不可能了,而能凭栏看到,能够梦醒后想到,这样的痛苦被无限扩大。 这首《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虽然词牌名为相见欢,却表达了无法相见的绝望。“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多么寂寥啊!那不是无言,而是满腹苦楚,无法排解,已经痛苦得不能用言语来表达。 高楼本来是让人登高望远,心旷神怡,但词人完全没有这样的心情,还受到了深深的刺激。因为登上高楼,作者仿佛能看到故国曾经的奇花玉树,似乎能闻到故都泥土的气息,但一切都成了过去,一切都是幻影。 “独上”雕刻的是寂寞、孤独,连相伴的月亮也不是圆的,自己和相爱的人、思念的国再也不能团聚。这个弯弯的月亮不再是金陵国都里的月亮,不再是与小周后偷会时抬头能看到的月亮,一切都变了。“无言独上西楼”和“独自莫凭栏”都是在说一个人不要随便登高怀旧,可偏偏他是这么做了后,才能领悟到。其实每个人都是这样,只有身临其境,才真的懂感同身受。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天上是弯弯的月亮,地下是梧桐叶随秋风飘荡,干秃的梧桐树风光不像过去,多么冷清啊!这简直就是词人本身的写照。其中,“锁”字用得极妙,锁住了清秋也锁住了他自己,他的余生都被锁在这个陌生伤心的地方。这样一个凄凉的秋夜,一个寂寞而苦不堪言的落魄者,孤独地看着凄凉场景。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词人把离愁形象化,如丝线一样,无法清理,无法摆脱,越纠缠越乱,像李白说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怎么也无法解除烦恼,只会更加烦恼,这是一种怎样的无奈?登楼引起怀念,引起痛苦,即便离开,痛苦仍然萦绕。 这样的忧愁,这样的悲哀,不但别人无法理解,甚至自己也说不清,也因此有了别样滋味。 李煜由于最初就崇尚淡泊,这种性格导致他回避皇位,一心想过闲云野鹤般的生活,所以,他比其他人都喜欢自由,但做了俘虏便彻底失去了自由,在两个极端的对比下,他若是不在词中表现对自由的态度,就奇怪了。 “自由”是一个暖心的词汇,所以波兰诗人裴多菲的那首诗被人记住:“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李煜的自由的丧失是彻底的、毫无希望的,就像无期徒刑但又随时会死于非命。偏偏他性格里有多愁善感的一面,内心的挣扎更强烈,他每一首写于亡国后的词都是用血而书写,就像杜鹃悲啼,让人揪心。假如他最后没有被赐死,不知会不会忧郁而亡。 李煜所承载的是一种失去后的痛苦,即使是明明看到美好的一面,却只能看着永远无法触及。他的词作固然煽情,文学成就也极高,但他这些脍炙人口的词句,更多透露的是自己的感觉,自己失去纸醉金迷的生活,却很少有忏悔的心理,缺乏对百姓愧疚的心理。 或许李煜即使有秦皇汉武的魄力,也不能拯救南唐,他对国事的漠不关心导致他要为亡国付出代价。如果他尽心经营国家、心系黎民,最终即便光荣兵败,也可以无愧于心。 历史就是历史,没有那么多或许,如果那样,至少中国古代的文坛将少一颗璀璨的明星。 一曲清歌 晓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一斛珠》(晓妆初过) 此刻,我们不妨跟着李煜,再走回他的故国去。 因为心中装满了心爱的人,所以关于他(她)的一切仿佛都有着诗情画意,而对于有词帝之称的李煜而言,面对心爱的女子,更是将内心的柔情发挥得淋漓尽致。 为心爱的女子写词,然后于荒芜的人生中细细品味,不失为一种惬意。 李煜年少的时候,大周后陪伴着他走过了愤懑却甜蜜的时光。 不爱江山爱美人,这对于其他帝王而言,或许是不成大器的表现,对于李煜,却更加昭示了浓情。 李煜生性喜欢平淡,不喜欢热闹,不喜欢皇位,想过隐士的生活,但命运还是把他推向皇位。事实上,在李煜没有继位之前,尽管他自己无意皇权,但还是受到了大哥李弘冀的猜疑。问题就在于李煜的相貌,李煜有重瞳,而在古代,有重瞳的人被视为有帝王之相。所以,这样的面目特征让大哥李弘冀忌惮,担心李煜争夺皇位。 李煜面对着哥哥的猜疑,感觉愤懑,而这时,一个女子走进了他的世界,让他愤懑的内心找到了一点归属,这个女子是前面所说的大周后——大司徒周宗的大女儿,名宪,字娥皇。 周娥皇很有才气,精通音律,能歌善舞,甚至还精于文史,而对艺术痴爱的李煜自然愿意和这样的才女在一起,所以,两人因为才华和爱好走在一起。 李煜无意间得到了唐朝《霓裳羽衣曲》残谱,周娥皇看到后如获珍宝,将残谱改编,李煜便和她一起演奏,沉浸在艺术的氛围里。 后来,李煜被推上历史舞台,周娥皇被封为皇后,而李煜本来就对皇位厌恶,不懂治理国家,每天还是痴迷于诗词歌舞。唯有每次与周娥皇一起探讨艺术时,才感觉人生充满了乐趣,李煜在治国上的不求奋进带来的抑郁,在大周后的温柔怀抱里消失得了无踪迹。 周娥皇走进了他的生活,让他有了寄托。 李煜和周娥皇一往情深,令人羡慕。在小周后没有走进李煜生活之前,两人可以说是神仙眷侣。 《一斛珠》(晓妆初过)是一首表达男欢女爱的作品,最大的特点是以“口”入题。“晓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词中描写的是女子为情郎歌唱,所以适当的装扮是很有必要的,将深红色的香膏轻轻放在唇上,这样在面对情郎时候可以使口中充满香气,因为唱歌用口,所以将“口”点缀是必须的,以便“向人微露丁香颗”。 “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这里的樱桃自然不是实际的樱桃,而是用来比喻“口”为樱桃小口。“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歌曲唱完,便是陪酒,这时候,还是写“口”,酒要与口相触,充满香气和深红色香膏的口和酒杯接触,嘴唇更加美丽,而伴随着一个动作,女子以袖子擦拭口边酒痕,唇上带着美酒,而美酒也因嘴唇的接触更加醇香,让人更加感受到陶醉。 “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最后一句便描写与情郎调情了,口中咀嚼着红茸,向情郎砸去。整首词处处描写“口”,通过“口”,表达了女子的表情和心情。 整首词看似写一个普通歌女,但其实是以周娥皇为原型,李煜将迷恋大周后的情感和深宫里的风花雪月,一笔笔地刻画出来。这首词写完后,李煜送给了周娥皇看,更是证明了这一点。 即便后来李煜和小周后“偷情”的时候,李煜虽然不能在爱情上完全忠于周娥皇,但心中还是爱着周娥皇,还经常探视病情,还多次亲自喂药。 而周娥皇最终病故,据记载:“后主哀苦骨立,杖而后起,亦如其丧考妣。且将投井以殉,赖救之获免。又自制诔词数千言,皆极酸楚。” 大周后入土后,悲愤的李煜写了《挽辞》:“珠碎眼前珍,花凋世外春。未销心里恨,又失掌中身。玉笥犹残药,香奁已染尘。前哀将后感,无泪可沾巾。艳质同芳树,浮危道略同。正悲春落实,又苦雨伤丛。秾丽今何在,飘零事已空。沉沉无问处,千载谢东风。”其中,“无泪可沾巾”让人心酸,因为伤心,眼泪流干。 此外,李煜还专门写过一首《梅花》,也是表达对大周后的缅怀:“殷勤移植地,曲槛小栏边。共约重芳日,还忧不盛妍。?阻风开步障,乘月溉寒泉。谁料花前后,蛾眉却不全。?失却烟花主,东君自不知。清香更何用,犹发去年枝。”当时二人一起移植梅花,期待着花开的日子,细心得把花儿呵护,为的是一起花开,但无论如何不能够一起携手,因为伊人已魂归。 即便是帝王,对死亡也是无奈的,人生最悲伤无疑是最亲的人离世。李煜悼念周娥皇,令人感动,但他没有在词中表达过对周娥皇的亏欠,他对小周后的移情更刺激到了周娥皇,或许他内心也有很深的忏悔,只是不曾对人言说。 那些曾经相依相守的日子,那些畅谈历史的深夜,那片相互吟咏的时光……都成了珍贵的标签,挂在记忆里,在寂静时熠熠生辉。 只是,爱一旦有了亏欠,所有的微笑便不再圆满,却偏偏更深地镶嵌在心底,不再遗忘。 爱过,其实是一种深痛,痛到永恒。 最是难渡红尘劫:宋词里的绝美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