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东方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31.95
折扣购买: 半小时漫画论语:孔子求职记
ISBN: 9787520723091
90后双鱼座女生。零差评写作机构“无戒学堂”签约讲师。书评文章持续获奖者。热爱中华传统文化,喜读历史。读历史像经历一场奇幻的旅行,在史册的开合之间,完成时空的穿越。
除了贡献过一个成语, 季札还贡献过一首歌。 季札到了徐国(今安徽 泗县北),徐国国君看上 了季札佩戴的宝剑。 季札看出了徐国国君的 心思,可是他作为使臣, 还得去其他国家,没有宝 剑是不行的。所以他当时 没说话,琢磨着等旅游结 束了,再回来把宝剑送给 徐国国君。 结果,等季札绕中原一 圈再回来时,徐国国君已 经死了。 季札觉得,既然自己曾 在心里许诺过要把宝剑送 给他,那么无论生死,都 要做到。 他就把这把宝剑从腰间 解下来,挂在了徐国国君 坟旁的树上。人们很敬佩 季札的行为,给他编了一 首歌。季札这个人,还特 别淡泊名布U。吴王寿梦有 四个儿子,他的第四个儿 子最贤明,就是季札。 寿梦想把国君的位置传 给季札,但季札不肯接赏 。 寿梦只好把国君宝座传 给了大儿子。 老大当上国君之后,还 是觉得老四季札更合适, 临歹E前想把国君之位给他 ,但季札还是不要。 老大死后,把位置传给 了老二,老二死后,又把 位置传给了老三,想着这 样兄弟相传,轮也能轮到 老四了。没想到,季札还 是不肯接任。 于是老三把国君之位传 给了他的儿子,就是吴王 僚。 季札贤明谦让,可老大 的儿子公子光不干了,他 想兰国君。 在一次宴会上,公子光 派了刺客,把短剑藏在鱼 肉里,上菜的时候把吴王 僚刺杀了。 这就是著名的“鱼肠剑” 的故事。 季市听说了汶件事,匆 匆忙忙赶回吴国。季札回 来,不是来争王位的,他 是来吊祭死去的侄子吴王 僚。 这札事情平息后,季札 回到了封地延陵(今江苏 常州-武进区),再也没 有出来。他用行动向整个 吴国表明了他不想做国君 的态度。 季札跟孔子有什么关系 ? 他们是见过面的。见面 的地点,就在齐国。 那是鲁昭公在齐国流亡 的第三年,季札第二次出 访中原的行程结束,经过 齐国回到吴国。 路上,季札的儿子不幸 病逝,于是季札就在齐国 给儿子举办了丧礼。 按照当时的礼制,季札 应该把儿子运回吴国再埋 葬。但是路途实在太遥远 ,季札就将儿子埋在了齐 国。 孔子对季札既能结合实 际情况,又能顾全礼制的 行为女士几鞲常.孔子认 为这是很值得学习的。孔 子向来喜欢研究礼制,就 像当年,他在洛阳观看老 子帮助邻居举行葬礼一样 ,这次,孔子又饶有兴趣 地站在一边观摩学习。 季札给儿子挖的墓穴, 挖到刚好不会冒出地下水 的深度。 儿子当时穿着“时服”, 季札也没有为他更换华衣 。 埋葬完毕后,季札还为 坟墓堆起了一个小土堆, 宽度与车轮大小差不多, 高度像个茶几,平顶。 这些工作都完成后,季 札露着左边肩膀,围着坟 顺时针走了三圈,边走边 说:“灵魂哪里都可以去, 可以去!” 通过观摩这场葬礼,孔 子又学到了很多知识。 很多人误会孔子,认为 孔子是一个只懂得维护礼 仪而不讲究实际的人。事 实上,并不是这样。 对于季札葬子的变通行 为,孔子就很认同。 关于在礼法上的变通, 孔子还曾说过,祭祀要心 诚,如果没有虔诚的情感 ,那还不如不祭。祭如在 ,祭神如神在。子曰:“吾 不与祭,如不祭。” ——《论语·八佾》 这讲的是孔子对祭祀的 看重,换另一种角度,也 可以看出孔子并不是一个 只追求形式的人,对于心 不诚的人,孔子不强求祭 祀,因为“如不祭”。 对孔子来说,礼仪规范 之所以有诸多要求,恰恰 是因为人们心中不够虔诚 。 如果每个人心中都有了 虔诚的心,一切的规矩束 缚都可l叫不存在,因为早 已存于心中。 P210-215 ?孔子的一生,就是普通人坚持理想,锲而不舍终获成功的典范,值得所有人追慕,借鉴。 ?读懂《论语》受益终生:生活中体现涵养、交谈时言之有物、提笔时引经据典。 ?《论语》是中小学生必学内容,了解孔子一生的经历,能帮助学生强化对课堂知识的理解。 新鲜的切入点,超大的脑洞,搞笑的话题,配合漫画形式,在轻松诙谐的氛围下,更易于孩子接受,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