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灭(外国文学名著新译)/现代译文馆

幻灭(外国文学名著新译)/现代译文馆
作者: (法)巴尔扎克|译者:郑永慧
出版社: 现代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4.50
折扣购买: 幻灭(外国文学名著新译)/现代译文馆
ISBN: 9787514357721

作者简介

郑永慧,原名郑永泰。祖籍广东香山,生于越**防,1942年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法律系。曾任教于震旦大学、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北京**关系学院。译著有《笑面人》、《舒昂*人》、《驴皮记》、《古物陈列室》、《九三年》、《娜娜》、《蒙梭罗夫人》、《我们的爱情》、《梵蒂冈的地窖》等40余部。 巴尔扎克(1799-1850),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1799年5月20*生于法国中部的图尔城,二十岁开始从事文学创作。1831年发表的长篇小说《驴皮记》为他赢得声誉,成为法国*负盛名的作家之一。其代表作有《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等,*创作了卷帙浩繁的巨著《人间喜剧》,共包含91部小说,刻画了两千四百多个人物,充分展示了19世纪上半叶法国的社会生活,是人类文学**罕见的丰碑,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

内容简介

一 一家外省印刷所 在本书故事开始的时候,外省的小印刷所还没有 使用斯坦厄普印刷机和油墨滚筒的。昂古莱姆小城虽 然以造纸业出名,而且同巴黎的活版印刷业关系密切 ,却始终用的是木印刷机,这就使我们的语言里多了 一句俏皮话:把印刷叫作“使印刷机叽嘎地响”。到 了**,这句话已经没有用武之地了。落后的印刷所 还在使用皮制的“盖子”,上面蘸满了油墨,让印刷 工人涂擦在铅字上。那块活动的托盘,是用来装载摆 满铅字的模子的。印刷的纸张就铺在上面。托盘还是 石头造的,难怪被人称为“大理石”。时至**,新 式的机动印刷机已经使人忘记了这些老式印刷机。这 些老机器虽然有许多缺点,但也为埃尔泽维、普兰腾 、阿尔德、迪多等印刷商出版过许多精美的书籍。我 们有必要在这里提一下这些老式工具,因为热罗姆一 尼古拉·塞夏热爱这些老古董已经到了入迷的程度, 而且它们在这个不同寻常的小故事中也相当重要。 这个塞夏过去是个掌车工。在印刷业的行话里, 排字工人称掌车工为“熊”。他们来回走动,从油墨 桌到印刷机,又从印刷机回到油墨桌,很像关在笼子 里的熊在走动,这大概就是他们得到这个绰号的原因 。作为报答,“熊”也称排字工人为“猴子”,因为 这些先生们不停地在一百五十二个小格子里拣铅字。 到了悲惨的一七九三年,塞夏约有五十岁,已经结了 婚。那年的大征兵由于塞夏已经上了年纪,又结了婚 ,没有征到他头上,而全国几乎所有工人都进了*队 。老掌车工单独一个人留在印刷所里。印刷所的老板 ,行话称为“天真汉”,刚刚去世,留下一个**, 没有子女。印刷所面临立刻倒闭的危险:孤单的一个 “熊”无法变成“猴子”,因为,作为印刷工,他既 不会读,也不会写。一个人民代表急于要散发国民公 会的法令,不顾他一字不识的缺点,发给他一张印刷 所老板的执照,征用了他的印刷所。塞夏公民收下了 这张棘手的执照以后,拿他女人的储蓄,按**买下 印刷所的设备,价金交给老板的**,作为补偿。这 不算什么。*要紧的,是毫无错误和毫不拖延地印共 和**的法令。在这困难时刻,热罗姆一尼古拉·塞 夏有幸碰到一个马赛的贵族,他既怕丢掉田地,不肯 逃**外,又怕丢掉脑袋,不肯抛头露面,想找份随 便怎样的工作,只要有饭吃就行。这位贵族叫德·莫 孔布伯爵。他穿上了外省印刷工头丑陋的工服,为那 些宣布藏匿贵族要判死刑的法令排字、校对、改错; 而那位变成了“天真汉”的“熊”则拿去印刷、张贴 ;结果两人都平安无事。到了一七九五年,恐怖时代 的风暴过去了,尼古拉·塞夏不得不找一个能够兼做 排字、校对和工头的样样管。一个在王政复辟时期当 上主教,而当时却拒*宣誓效忠于**的神父,接替 了德·莫孔布伯爵的位置,直到**执政宣布恢复天 主教为止。后来伯爵和主教就相遇在贵族院的议员席 上。在一八〇二年,热罗姆-尼古拉·塞夏并不比在 一七九三年时多识一个字,他却量力而行,收*了不 少的印刷费,有能力雇用一个工头了。这位原来对自 己的前途毫不放在心上的小伙计,现在变成了叫手下 的“猴子”和“熊”人人害怕的老板。贫困消失之时 ,就是贪婪开始之*。老板一看到有发财的希望,贪 欲立刻使他对本行业的经营之道大有长进,可惜是贪 婪的、多疑的和精明的长进。他富有实际经验,蔑视 理论。*后他终于能够一眼就根据所用字体,估出一 页或一整张的价钱。他向无知的主顾证明:大号铅字 比小号铅字搬动起来*费钱;如果是小号铅字,他又 说排起字来*费劲。在印刷业中他*外行的是排字, 他很怕弄错,所以只承接对自己一方有利的买卖。如 果排字工人是按时计酬的,他的眼睛就*不离开他们 。如果他知道一个厂商资金周转有困难,他就用低价 买进他的纸张,并把它囤积起来。因此,从那时起, 那间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已经改为印刷工场的房子,变 成了他的产业。他拥有各种各样的幸福:他的老婆死 了,只给他剩下一个儿子;他把儿子送进当地的中学 ,目的不是要他*教育,而是为自己准备一个继承人 ;他对待儿子很严厉,以期延长他的父亲的权力,因 此,放假的*子,他命令儿子上铅字架干活,对他说 ,他必须学会赚钱,以便将来报答他的可怜的父亲, 父亲正在流着血汗来养育他呢。神父离开的时候,曾 经告诉塞夏,四个排字工人中,哪个*诚实*聪明, 塞夏就挑了他来当工头。这样安排以后,老好人就能 够安安稳稳地等待到儿子来接手的那**,那时印刷 所在年轻人的巧妙经营下,一定会*加兴旺发达。儿 子大卫·塞夏在昂古菜姆的中学里学习成绩优异。父 亲塞夏既没有知识,又未*过教育,是从“熊”的地 位爬上来的,他**看不起科学,却仍然送他的儿子 到巴黎去研究**印刷术,只给他一个严厉的忠告, 叫他不要依靠父亲的钱包,应该自己在巴黎这个工人 的天堂里攒一大笔钱,因为儿子在这个智慧的国度逗 留期间,毫无疑问会把父亲的钱包视为达到目的的方 法。大卫在迪多印刷所当工头,一边学艺,一边完成 了学业。迪多印刷所的工头变成了学者。一八一九年 年底,大卫·塞夏离开巴黎,没有花过他父亲的一文 小钱,父亲召他回去接管生意,当时尼古拉·塞夏印 刷所拥有省内**一份刊登司法告示的报纸,还有省 **和主教公署的文告。这三个主顾便足以给一个勤 劳的年轻人带来一大笔财富。 正好在这时期,造纸厂的库安泰兄弟买下了昂古 莱姆的第二张印刷执照。到目前为止,老塞夏趁着帝 政时期兵连祸结,工业衰落的时势,将这第二家印刷 所压挤得毫无生气,就凭这一点,他没有收买这家印 刷所。他舍不得花这笔小钱,后来就害了他的老印刷 所。得知这个消息以后,老塞夏高兴地想:以后他的 印刷所同库安泰兄弟之间的竞争,负责的是他的儿子 ,而不是他。 “我会抵挡不住的,”他心里想,“可是一个从 迪多所里训练出来的年轻人会胜利的。”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