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百篇(上下)(精)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百篇(上下)(精)
作者: 编者:袁行霈//王仲伟//陈进玉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原售价: 128.00
折扣价: 83.30
折扣购买: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百篇(上下)(精)
ISBN: 9787101121803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病梅馆记 【清】龚自珍 【题解】   龚自珍(1792—1841)字爱吾,又字璱人,号定盦,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清道光九年(1829)进士,累官至礼部主事。学宗《公羊》,喜言政事,尤精西北舆地之学。其文章深峻,为一代之雄。嘉道年间,与魏源并以奇才名天下。十九年,辞官归乡。《清史稿》卷四八六、《清史列传》卷七三有传。《病梅馆记》即其晚年归乡后所作。   江宁之龙蟠[1]、苏州之邓尉[2]、杭州之西谿[3],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4],正则无景;梅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5]。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6],以绳天下之梅也[7];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殀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8]。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9]。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10],明告鬻梅者[11],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12],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13];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14],辟病梅之馆以贮之。乌乎!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龚定盦全集》续集卷三 【注释】 [1]江宁:今江苏南京。龙蟠:南京清凉山下龙蟠里。 [2]邓尉:邓尉山,在江苏苏州西南七十里,相传汉代太尉邓禹在此隐居。 [3]西谿:在浙江杭州灵隐山西北。 [4]欹(qī 欺):斜。 [5]固:固然,虽说如此的意思。 [6]明诏大号:公开宣告。 [7]绳:准绳。这里用作动词,以为标准的意思。 [8]殀(yāo 夭):同“夭”,灾祸。病:这里用作动词,意谓祸害。 [9]蠢蠢:众多而杂乱的样子。 [10]孤癖之隐:心中的怪癖,即前文所说以曲、欹、疏为美之癖好。 [11]鬻(yu 育):卖。 [12]夭:早死者称夭。这里指砍折梅花的幼枝。 [13]棕缚:用棕绳捆扎。 [14]诟(gou 够)厉:辱骂。 北京大学国学院院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袁行霈先生领衔主编,精选底本,细注详析,历九审三校,方付印面世。 上起先秦,下迄近代,历时数千年,既是历代名著名篇的精粹选本,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较小体量的缩影。 文前有“题解”介绍背景,文中有“注释”解析疑难,文后有“解析”阐释文章主题,发掘深刻内涵。 站在当代视角,强调经世致用。对前人的经典选本有继承,亦有创新;60%的篇目为《古文观止》《古文辞类纂》《经史百家杂钞》所未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