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语文**经典

三十六计/语文**经典
作者: 校注:马继业//仝晰纲
出版社: 崇文书局
原售价: 15.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三十六计/语文**经典
ISBN: 9787540323134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田常说:“您的意见虽然好,但我已经让军队开 赴鲁国边境,如果再掉头 攻打吴国,大臣们会对我的行为产生怀疑,那怎么办 呢?” 子贡说:“君在齐、鲁边境上按兵不动,臣前去 吴国使吴国出兵援救鲁 国,君可乘机出兵相迎,与吴国交战。” 田常同意了子贡的意见,子贡于是南奔吴国去见 吴王。子贡对吴王说: “称王的人是天下无双,唯我独尊;称霸的人不允许 有强大的对手。如今拥有 万辆兵车的强大齐国企图吞并只有千辆兵车的弱小鲁 国,与吴国争强,我私 下认为您的霸主地位受到冲击,这对吴国十分不利啊 。如果吴国能出兵援救 鲁国,可以扩大吴国在诸侯之中的影响,也可以树立 吴国的威信。如果吴国 能讨伐齐国,吴国可以获得大利,既可使泗水以北的 诸侯受到安抚,又可削 弱齐国,同时也可在晋国面前显示吴国的强大,一举 而数利。吴国出兵,名 义上是援救鲁国,实际上是削弱齐国,使齐国失去与 吴国争霸的资本,这是 每位明智的人都能明白的道理。” 吴王说:“您的意见很好,可是我以前打败过越 国,如今越王正在苦心经 营,时刻想着复仇。我攻破越国后再按照先生的建议 去做。” 子贡说:“越国不如鲁国强大,吴国也强不过齐 国。如果大王置齐国发展 于不顾而去征讨越国,则齐国早已吞并鲁国了,那时 齐国就更比吴国强大多 了。况且大王征讨弱小的越国而畏惧强大的齐国,这 是怯懦的表现。勇敢的 人不回避困难,仁义的人不毁坏约定,有智慧的人不 失去时机,称王称霸的 人不允许强敌存在。如果暂时保存越国就可以在诸侯 面前显示您的仁义,援 鲁伐齐显示您的勇敢,这在强大的晋国面前会提高吴 国的地位,其他诸侯也 相率而朝见大王。如此一来,大王的霸业可成。如果 大王真担心越国会从后 方给您捣乱,臣请求会见越王,让越王出兵随大王伐 齐,以消耗越国的势力, 表面上是保存越国实际上是削弱它,何乐而不为呢? ” 吴王听后十分高兴,又派遣子贡到越国劝说越王 。越王闻知子贡来越, 急忙到郊外迎接,对子贡说:“我们越国是个落后的 小国,先生为何屈身而 来呢?” 子贡说:“我劝说吴王救鲁伐齐,而他却志在征 伐越国,对我说征讨越国 后才能救鲁伐齐,如果真是这样,越国就危险了。我 听说不讲明白自己的情 况而让别人怀疑自己是笨拙的表现;故意在别人面前 显示自己是无知的表现; 事情还没有做就先张扬出去是很危险的征兆;这三者 是干大事业所要避免的。 您有报仇灭吴的志向,如果现在就显示出来不是很危 险吗?” 越王勾践顿首再拜说:“我以前没有正确估计自 己的力量,与吴国作战, 败于会稽。至今令我痛心疾首,现在我日夜思念的就 是与吴王决一死战,以 报仇雪恨。以先生高见,我应该如何是好呢?” 子贡说:“吴王为人残暴,群臣痛苦不堪。国家 长年征战,士卒厌战,百 姓怨声四起,大臣内部意见也不一致。伍子胥因劝谏 而死,太宰伯豁因善于 奉迎而专权用事,这是吴国危险的征兆。如果大王能 表面上发兵随从吴王征 战以骄其心志,送珠宝给吴王以讨其欢心,卑辞奉承 以尊吴王,吴王没有后 顾之忧,一定会讨伐齐国。吴王不胜,那是大王的福 分;吴王胜齐,就必然 会与晋国争夺霸主地位。臣请求北上晋国,劝晋军攻 打吴国,吴国必定遭到 削弱。吴国与齐、晋两个大国相争,必有重伤,大王 可得渔翁之利,这是灭 吴最好的办法啊。” 越王听后十分高兴,送给子贡黄金百两,良矛一 对,子贡没有接受。 子贡返回吴国对吴王说:“臣将大王的话说给越 王,越王非常害怕。他 说:我自幼失去父亲,十分不幸。又不自量力得罪吴 国,军败身辱。幸亏吴 王宽大仁爱,免我一死,我死不敢忘吴王的恩德,怎 么会有报仇的念头呢?” 五天后,越王派大夫文种出使吴国,对吴王说: “听说大王兴兵伸张正 义,讨伐齐国,救助鲁国,安抚周室。我请求发动全 国的三千士卒,亲自披 甲执锐,充当大王的先锋,并献上我们祖传的二十领 精良甲胄、‘屈卢’之矛 和‘步光’之剑,以表达我们的心意。” 吴王听了这些恭维的话非常高兴,对子贡说:“ 越王请求亲自随我出征齐 国,可以吗?” 子贡说:“不可以。把越国国库用光了,军队调 尽了,再让国君随行出 征,这是不合理的。越国献的礼物可以收下,其国君 就不必亲自出征了。” 吴王同意子贡的意见,收下越国的礼物,谢绝了 越王亲随征战的请求, 然后发动吴国九郡的兵力讨伐齐国。 P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