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大传

汉武帝大传
作者: 何新
出版社: 华东师大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5.50
折扣购买: 汉武帝大传
ISBN: 9787567589285

作者简介

何新,中国**学者、历史学家、经济学家;**知名政论家、战略问题评论家;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何先生1979年任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现中央财经大学)教师。1980年以后在***担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现任职于中国政协,从事研究工作。已出版专著,译著50余种,60多卷册。他涉研领域宽广、雪境立意高远、观点坦豁新锐、见解独到达观。

内容简介

论汉武帝 中国历**有两位开天辟地的帝王:一是秦始皇,一 是汉武帝。 秦始皇结束了周代的封建制度,建立了中国历**的 **个中央集权大一统的帝国。秦始皇是一位纵横捭阖、 叱咤风云的人物,开创了中华**帝国,但这个帝国缺乏 统治经验,寿命过于短暂,只存在了15年就灭亡了。 汉王朝是中国历**的第二帝国。这个帝国创生于农 民起义。其创业君主刘邦是一个出身*莽、行迹近乎无赖 与游侠之间的边缘人物。由于一种政治和阶级的包容性, 他的集团具有较为宽泛的社会基础,乘动乱纷争之际终于 取得全国政权。 但这个新王朝几乎不具有法理和意识形态的任何正统 性,因此这个帝国在开创之初就陷入了**不稳定之中。 自高帝、吕后至文、景的50年间,内部变乱不断,外部则 匈奴入侵,社会深陷危机之中。直到汉武帝登基,这位班 固称之为“雄材大略”的人物,才为这个王朝开辟了崭新 的局面。 汉武帝塑造主流政治意识形态,规划制度,招揽人才 ,改革内政,建立币制与财政,决战匈奴,拓展外交,不 仅重新奠定了汉帝国的制度基础,而且其宏谋远虑为此后 直到清王朝两千年间的中国君主制度提供了一整套相当稳 定而成熟的模型和范式。 然而汉武帝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历史人物,叙述评价他 的一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司马迁的《史记》成书于武帝 太初年间,由于个人的不幸遭际和政治异见,他对武帝这 个时代的评述掺人了强烈的个人感**彩和主观偏见。 班固的《汉书·武帝纪赞》试图纠《史记》之弊,其 论汉武帝*: 汉承百王之弊,高祖拨乱反正,文、景务在养民,至 于稽古礼文之事,犹多阙焉。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 表章《六经》。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 学,修郊祀,改正朔,定历数,协音律,作诗乐。建封檀 ,礼百神,绍周后,号令文章,焕焉可述。后嗣得遵洪业 ,而有三代之风。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 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班固对汉武帝的雄才大略基本给以肯定,但清赵翼《 廿二史劄记》则指出其仍有偏颇:“专赞武帝之文事,而 武功则不置一词。抑思帝之雄才大略,正在武功。”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论汉武帝则纯从理学道德史观 的角度出发.谓: 孝武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 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盗贼,其所以异于 秦始皇者无几矣。然秦以之亡,汉以之兴者,孝武能尊先 王之道,知所统守,*忠直之言,恶人欺蔽,好贤不倦, 诛赏严明,晚而改过,顾托得人,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 免亡秦之祸乎!清吴裕垂《历朝史案》则指出: 宋人竭中国之财力,纳币赂寇,偷安旦夕,致使生民 左袒,肝脑涂地,退而渡江航海,竞以议和误国。则武帝 所为又岂宋人所敢议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