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人民教育
原售价: 16.10
折扣价: 14.10
折扣购买: 大学生职业指导
ISBN: 710718749X
大学生要与用人单位真正实现较为理想的链接,职业定位、职业谋取两 个核心板块的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在开展这两部分工作的过程中,还会伴随 着不断的尝试、验核与调适。 1.职业定位 职业定位,是指个人依据职业生涯发展的主客观条件及制约因素,确定 自己职业发展的起点,包括对职业领域、职业类型及职业发展线路的初步确 定。 理解职业定位问题,应该避免两种偏激的倾向:一是认为任何人只要肯 花功夫,就可以胜任任何工作,特别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与他所获学历相 当的工作都可以胜任;二是认为一个人只能胜任一两种特定的职业,超出这 个范围就会失去原有的优势。这两种观点都是对人与职业匹配性的片面理解 ,前者泛化,后者固化。其实,每个人对每种职业、每个领域都存在不同程 度的适合性,称为“人与职业的适合度或匹配度”,职业定位的过程实际上 就是自身与职业适合度的评估过程。 为了做好职业定位,我们还要做一些更具体的准备工作。总起来讲,此 板块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方面。 (1)自我评估。人最需要的是了解自己,但最困难的也是了解自己。求 职过程中对自己的了解不同于平时…它更需要的是从就业的角度对自我进行 审视。不仅要审视显性的生理因素、学业成绩等,更要审视深层的性格特征 、价值追求等。心理因素;不仅要了解自己能干什么,还要搞清自己喜欢干 什么、适宜于什么,把自己的兴趣、价值取向、能力作一个完整、系统的梳 理。 (2)职业探索。包括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前者主要是指通过产业、行 业、职业发展状况的考察来发现意向性工作领域、工作类型;后者主要指对 具体的单位与岗位进行分析。不仅包括对职业活动所得结果的分析,例如薪 水、福利等,更要注重职业活动的过程以及完成这样的过程所需要素质的分 析,在分析中提升自己的职业评估能力,为职业定位奠定基础。 (3)初步定位。了解自己、了解职业之后,结合其他因素,对于职业方 向进行比较粗略的定位。这个阶段的定位一般需要确定两项内容:一是意向 性职业,是指希望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例如同样是中文系的毕业生,是想做 编辑还是想做教师?二是意向性行业,是指希望在哪个领域(也就是人们俗称 的“系统”)发展,例如是想在教育系统发展还是到石化系统发展? 职业定位是对自我评估及职业探索结果的整合与深化。 2.职业谋取 职业谋取是指大学生通过与用人单位的双向沟通、双向选择,取得相应 职位。在目前大学毕业生总量超过社会需求的就业形势下,它实际上是大学 生推销自己从而实现与职业世界链接的过程。求职过程中涉及职业谋取的工 作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就业信息的收集与评估。信息对于选择、决策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 的,因为我们的选择只能在自身获得的信息内进行,拓展信息获得的广度与 深度等于拓展了选择面。因此,大学生需要了解职业信息获取的多种途径、 方法,并学会甄别信息的真伪及价值大小。就业信息既包括招聘信息,也包 括制度政策等。 (2)求职材料的制作与投递。有人把求职材料比喻为敲门砖,大学生只 有用这块“砖”扣开用人单位的门,才会有面试等一系列其他推销自我的机 会,或者另辟蹊径。由此可见,材料制作对于大学生成功求职的重要性。 P10-11